本篇文章1944字,读完约5分钟
据嘉定区介绍,经过26年发展的上海嘉定工业区,一直稳步推进,探索步伐坚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步发展,中间技术与终端核心环节相连。在这里,出现了一条“实体经济+服务”的终端经济型园区发展新路。
既没有绝对的新也没有绝对的旧
嘉定工业区有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汽车产业,京东等新兴电子商务产业,以及激光设备等尖端技术产业。嘉定工业区党委书记、集团公司董事长于建华对新兴与传统、新与旧有着深刻的理解:没有绝对的新,也没有绝对的旧。新与旧,新兴与传统,可以相互转化,而不是绝对分离。传统不仅仅是低端的同义词。传统产业,即使只是单一的环节或产品,只要有需求,实现终极目标,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就是高端企业。
嘉定工业区提前规划了一批前沿产业。“如果核心技术没有出现,你就买不到它。”于建华说,外国对中国的限制由来已久,特别是一些主要的尖端技术。未来,中国将占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摆脱这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瓶颈”局面,这是一个必须克服的障碍。
嘉定工业区充分依托嘉定聚集科技资源的优势,深入联系科研院所,共同解决关键问题,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012年,由嘉定工业区和中科院光机所共同建设的中科申光工业园区正式开业,为钕玻璃产业化增添了“一把柴”。经过几年的努力,这种超级激光装置的“心脏”终于制造出来了。此外,钠硫储能电池、质子治疗设备、燃气轮机和石墨烯等一系列重大成果也已成功孵化。
嘉定工业区从未忘记支柱型“发展之宝”,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创新是企业永葆青春的动力。”于建华说。汽车的电气化、绿色化和智能化被称为汽车工业的第二个战略机遇期,许多老牌汽车企业正面临着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的关键时期。
不谈论实体经济的服务业只能是一个“怪胎”[S2/]
曾几何时,关于上海是否需要制造业,存在着无休止的争论。似乎服务业的比重越大,城市的能源水平就越高。然而,放眼世界,一些特大城市的衰落证明,制造业的外移将导致产业的集中化和长期竞争力的丧失。于建华说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服务业,顾名思义,是为客户服务的。没有客户,服务业怎么能独立存在?这项服务的目标是什么?它只能是实体经济。不谈论实体经济的服务业只能是“怪胎”。嘉定工业区充分利用上海广阔的空空间和较低的商业成本优势,发展高质量的实体经济。只有实体经济发展得好,第三产业才能得到支撑,否则第三产业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树。
嘉定工业区在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同时,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配套,打造服务实体经济的优势。具体措施是:充分利用先进制造业的基本优势,大力发展以行政总部、投资总部、R&D设计中心、销售采购中心为主体的总部经济,以及互联网金融、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高端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这些新兴服务业集聚迅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加速了园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园区的功能是创造一个聚集技术、人才、平台等各种创新要素的创新生态。初创企业通常会遇到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各种障碍。嘉定工业区率先提供技术、平台支持和人才输送,并以风险投资基金的形式注入资金,带动社会资本的引入,使潜在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中间产业登陆“大象跳舞+蚂蚁战士”[S2/]
在嘉定工业区,对于互联网等新技术总是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新兴技术不可能永远是“空军队”,但它们必须登陆,融入“军队”,最终服务于人民生活。
一位工业区的企业负责人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比作更新道路上的下水道,用新的代替旧的,新的还没有完全铺好和埋好,挖掘出来的道路仍然是开放的,所以路过的人会好奇地看着它们,指指点点,说个不停。当工程完工,道路关闭时,新的水管将会默默无闻地完成它看不见的任务。作为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新技术还没有完全奠定。当一切都准备好了,它就会回归它的“工具本位”,在它上面,就是人们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嘉定工业区的产业重点将始终放在“终端产业”上——汽车、高端医疗、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中小微技术企业和双创新企业可以在“大象跳舞+蚂蚁战士”的对接机制和模式中找到自己的落地空空间。
位于工业区的三友医疗是一家集中国医生和中国患者的独特见解、感受和解剖特征于一体的尖端医疗设备终端企业,从事国内高端骨科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公司董事长刘认为,终端企业是一个“多方位的平台”,而“面对面”则是医生和患者之间使用医疗器械,不断形成交流和反馈;另一个“导向”是新医疗器械的各种“流程环节”,它们可以与中间技术企业和服务提供商联系起来。“终端+中间”模式可以使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但这种结合既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也不能使科技“以空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