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69字,读完约17分钟
加强“实验学校”市级校长和名师(包括培训对象)的配置,确保每个“实验学校”有一名市级校长(包括培训对象和特级校长)和两名名师(包括培训对象和特级教师)...7月2日,市教委下发了《关于实施加强100所公立初中工程的意见》。
经过学校申请和地区评选,市教委确定上海市116所学校为上海市100所公立初中强化实验学校,嘉定市8所学校入选。~来和肖佳一起了解这8所学校~
上海(嘉定)100所公立初中和强校工程实验学校名单
嘉定区(8):
上海嘉定七良中学、上海嘉定联川实验学校、上海嘉定马路育才联合中学、上海嘉定华江中学、上海嘉定华亭学校、上海嘉定邦奇学校、上海嘉定外港中学、上海嘉定徐航中学
上海市嘉定区七良中学
假山、流水、中国园林和树木……走在嘉定七良中学的校园里,我常常有一种置身于江南古镇的错觉。这是一所百年名校,创建于1904年。
嘉定区七良中学坚持“强明”的校训,坚持“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理念,围绕“建设和谐、充满活力、高质量的校园,办好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优质初中”的目标,围绕“培养有良知、有学习、热爱生活的现代中学生”的教育目标,努力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学校逐步构建了多元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科技创新训练、剪纸、陶艺、绳梯、田径等专项。
上海嘉定区联川实验学校
嘉定区联川实验学校成立于2015年3月18日正式成立。这是一所九年制的公立学校。学校位于嘉定镇街树沟路600号,占地面积17987平方米,建筑面积12327平方米,绿化面积7539平方米。到2019学年,学校将有九个年级的36个班级。
学校倡导“爱四川伙伴”的文化。在学习和研究共同体的建设中,让每一位老师和学生找到最好的成长状态,找到更好的自我,成为最好的自我。日常工作提倡“强合作,弱竞争;强激励,弱压力;强对话,少辩论;重经验,少判断;双赢,不失败;干预,不胁迫;多表扬,多感激,多宽容;少批评,少莫莫,少是非。”
上海市嘉定区马路育才联合中学
嘉定区马路育才联合中学坚持“看着大家的眼睛”的理念,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家庭同心圆课程体系,培养“竹少年”的全面发展,使课程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起点。
学校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宗旨,以嘉定竹雕艺术为依托,开发地域资源,将竹雕课程融入基础课程,开辟非物质文化创新传承之路;以培养学生成就教师、开发教师资源为目标的“动人魅力”、“七种技能”、“愉快探索”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借助社会资源和现实经验,引导学生有“意识”、“行为”,健康成长。"这门课程是学生成长的跑道."通过课程建设,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文化和情感,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和个体成熟,是学校永恒的追求。
上海市嘉定区华江中学
嘉定区华江中学位于江桥镇甲州路80号,毗邻嘉定区华江小学、陶佳路小学和华江幼儿园,并与其共同构成华江青少年公共教学园。学校占地面积12,098平方米,有16个班级。
华江中学&;2017年江桥实验中学六年级新生入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华江中学受曹杨第二中学江桥实验中学的委托,在高起点、高定位的办学指导思想下,两校实行一体化管理。2017年,六年级招收了4个班,共有141名学生。江桥和华江实行一体化管理:他们有着相同的校风、相同的教育理念、相同的教育目标、管理团队和一套管理制度,真正做到了课程统一、活动同步、资源共享、质量平等。
花江中学&江桥实验中学举办体育嘉年华
上海嘉定区华亭学校
嘉定区华亭学校是一所有9年历史的学校,位于嘉定区东北部,占地面积18261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9000平方米。2017年秋季,华亭学校拥有783名学生、24个班级和77名教师。
学校以传承“新育教育”为办学思想,以“自信自强,与时俱进”为校训,以“传承创新,育人为本”为办学宗旨,认真践行“自主参与中成长,实践经验中成功,团队合作中共赢,追求卓越中发展”,努力培养“修德修文学,知书识理”和“敬业爱生”的学生群体
2017年9月,华亭学校的校园标识“亚亚”问世,校本课程“亚亚”全面启动。它由华亭学校教师独立开发,共有40多门校本课程。“蓓蓓”校本课程的重构与实施,注重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拓展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课程活动中感受,在感受中成长,让课程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上海嘉定区建邦学校
嘉定区建邦学校是由原建邦中心学校和建邦中学于2000年合并而成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
建邦学校第三届体育节
在办学之初,学校就确立了“鼓励学习和实践”的校训,办学理念是“让每个孩子学会生活”。随着学校的发展,结合学生,以“生活教育”为特色办学,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生活自悟;学会在共同学习和实践中生活;学会在创造公平的产品中生活;学会从善到美的生活。
上海市嘉定区外港中学
嘉定区外港中学创建于1956年。学校坚持“特色学校、特色教师、特色学生”的办学传统,坚持“勤奋、守信、求实、创新”的校训,形成“团结、文明、进取、严谨”的校风和“勤奋、自律、谦虚、进取”的学风。
外港中学学生软陶作品
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学校,提出了“重教育、强基础、突出特色”的理念,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荣获安全文明校园、园林单位、航模学校、区级文明单位、科技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科普经验与实践基地、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交流基地等荣誉。
外港中学开展了“继承先烈遗志,弘扬爱国精神”的清明节扫墓活动
上海市嘉定区徐航中学
嘉定区徐航中学创建于1958年。它最初是一所完整的中学,在20世纪80年代初是嘉定县的一所重点中学。它的座右铭是“合作、宽容、责任和诚实”。
学校多年来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先后荣获上海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防震减灾特色学校、上海市无烟学校、上海市食堂卫生甲级单位、上海市卫生先进单位、上海市通识教育系统优秀退休教师之家、嘉定区科技特色学校、嘉定区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嘉定区健康校园、嘉定区花园单位、嘉定区先进职工之家、嘉定区健康促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三个结合”使“加强学校项目”的效果“可见”
总的来说,“强校工程”呈现出三个典型特征:
一是与“名师培训工程”(简称“双名工程”)紧密结合。通过设备和培训,“强校工程”各实验学校将有一名市级校长(包括培训对象和特级校长)和两名著名教师(包括培训对象和特级教师)。著名校长和著名教师(主要是中学)的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应具有3-5年在“强校工程”实验学校的专职教学经历。“强校工程”各实验学校至少有5%的教师将被纳入第四个“双名工程”的“种子计划”。“强校工程”实验学校的管理团队和师资结构将得到显著改善。
第二,它与封闭的学区和集体化紧密结合。城市实验示范高中和优质品牌初中引领形成紧密的群体或学区,鼓励举办优质民办学校,通过“一带一”和“一带二”等方式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支持“强校工程”实验学校建设,加强优秀干部和骨干教师流动。
三是与高中入学考试改革要求的实施紧密结合。“强化学校工程”实验学校将坚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完善学校课程实施计划,及时配置听说测试教室、创新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等设施设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养。
增值评估促进“强校工程”实验学校的持续进步
为了确保“强校工程”的有效性,市教委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如专家全程专业指导,成立市级专家指导小组,示范各区“强校工程”实施方案和“实验学校”三年实施方案,为各区“强校工程”实施提供专业指导。“实验学校”配备不少于3名指导专家;另一个例子是给予资金和业绩倾斜。市教育委员会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强化学校工程”。各区确保“实验学校”的投资高于本地区同类型、同规模的学校。绩效工资的地区统筹可根据实施情况向“实验学校”倾斜。
为了反映和评价“强校工程”实验学校的成效,市教委建立了增值评价体系,并建立了动态发展档案,以反映学校干部培训、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资源配置、课程教学、特色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绿色指标”和学校综合评价的进度是评价“实验学校”建设的主要指标。市教委还将“强化学校工程”纳入各区教育工作考核指标,并将其纳入各区教育督导和专项督导范围。经过评估,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个人也将获得市级奖励。
市教委强调,各区要以“强校工程”为标杆,抓紧制定本地区实施“强校工程”的方案,协调资源,加大投入,确保“强校工程”的有效实施;“强校工程”试点学校抓住机遇,制定了“强校工程”三年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和具体实施项目,增强了办学活力,有效提高了办学质量。
您最关心的100个公立初中强校项目的七个问题和答案:
为什么要实施100所公立初中强校工程?
“办好每所学校,做好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位学生”是上海基础教育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和公众对高质量初中教育的新期望,上海将实施“百所公立初中强校工程”(以下简称“强校工程”)。
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均衡水平。近年来,上海通过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学区集团化、发展新型优质学校集群、城乡学校合作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量的“好学校在家里”出现了。从学校层面来看,上海的小学教育处于高质量、高均衡的水平,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初中的高质量均衡,表现在初中名师和名师相对缺乏,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均衡不够高,一些初中没有积极适应改革。因此,实施“强校工程”,进一步提高底线,加强名师名师的培训和装备,采用优质品牌,促进公立初中共同进步,从而进一步提升上海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均衡水平。
第二,需要不断优化教育生态。近两年来,上海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义务教育秩序的措施,从“入学”开始实施民办小学同步招生政策;从“出口”角度介绍中考改革方案,引导家长做出理性选择。在“外部”治理方面,引进“一个标准、两个办法”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严格规范培训机构的办班和竞赛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内部”建设来看,今后我们将围绕提高初中质量和效率,加强“强校工程”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实验学校”)校长和名师的配置,大力支持专业资源,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畅通学生成长渠道,打造办学特色,把“实验学校”建设成为优质的新型工程学校,成为市民的“好初中”。
三是适应深化中考改革的需要。上海新一轮的中考改革,尤其是对上海实验示范高中名额分配的综合评价,倾向于每一所不选学生的初中,这不仅为公立初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学校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立初中迫切需要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实施“强校工程”是为了培育和建立一批积极适应中考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实验学校,为公立初中适应中考改革提供参考。
因此,区教育局在调查区域初中办学质量的基础上,围绕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促进质量均衡协调发展的要求,选择不同办学特色的公立初中,在学校自行申报的基础上申请“实验学校”。
2.“强校工程”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什么?
初中“强化学校工程”强调三个结合;
结合“名校长、名师培训工程”,紧密结合以学区为基础的集团化办学,结合我市推进高中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要求的落实,通过制度创新、政策支持和项目实施,激发100所公立初中办学的内生动力,提高办学质量,从而带动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创造更健康的义务教育生态。
通过增值评估,力争在3-5年内实现四个明显的目标:
“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明显改善,办学特色明显增强,整体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建成了“家有好初中”。
“强校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为了提高100所公立初中的整体办学水平,“强校工程”安排了七项主要任务,主要针对初中的内涵发展。具体如下:
首先,“双名工程”是有机结合的。确保每个“实验学校”有一名市级著名校长(包括培训对象和特级校长)和两名著名教师(包括培训对象和特级教师),每个“实验学校”不少于5%的教师纳入教师“种子计划”,以优化“实验学校”的校长和教师。
其次,高质量的品牌是由辐射驱动的。根据“实验学校”的发展需要和当地情况,全市实验示范高中和优质品牌初中率先形成紧凑的群体或学区,鼓励举办优质民办学校,集中优质资源,通过“一带一”和“一带二”等方式,全面支持“实验学校”。
第三,专家专业指导的全过程。市教委牵头成立市级专家指导小组,对各区“强校工程”实施方案和“实验学校”三年实施方案进行论证,为各区“强校工程”的实施提供专业指导。各区为每个“实验学校”配备不少于3名的指导专家,指导“实验学校”制定学校的三年实施计划,形成“一校一计划”,全程专业指导。
第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各区保证投资建设“强校工程”,并向“实验学校”倾斜,确保资金投入高于本地区同类型、同规模的学校,重点保证校舍改造、专用教室建设和“实验学校”所需设施设备更新。市教委设立“强校工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实验学校”内涵建设。
第五,深化课程改革。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课程领导工程——百家初中工程”,围绕课堂教学、课程规划、教研活动组织、特色课程建设等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主题,提高“实验学校”的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同时,建立和完善基础教学环节的规范,如备课、听课、作业、辅导、评价等。广泛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第六,激发自我教育的活力。坚持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学校检查和评估,依法保障“实验学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实验学校”需要制定“强校工程”三年实施计划,明确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和具体实施项目,积极开展创新教学和研究。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强化底线意识,努力在标准化中创新,在创新中突破。
第七,简洁的办学特色品牌。加大对市、区教学研究机构“实验学校”课程建设的指导力度,帮助学校建设符合办学条件的特色课程,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科技、艺术、体育、人文等领域。创建学校特色,努力形成品牌。
新一轮“双名工程”如何为“强校工程”的实施服务?
在实施“强校工程”的过程中,我市将通过“双名工程”的有机整合,为“强校工程”的实施服务。
一是加强“实验学校”市级校长和名师(包括培训对象)的配置,确保每个“实验学校”有一名市级著名校长(包括培训对象和特聘校长)和两名著名教师(包括培训对象和特聘教师)。
第二,第四个“双名工程”教师“种子计划”优先考虑“实验学校”中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确保每个“实验学校”中不少于5%的教师被纳入“种子计划”。
第三,新一轮“双名工程”(主要在中学)的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应具有3-5年在“实验学校”的专职教学经历。
市教委还将探索“双名工程”(包括特级校长和特级教师)服务“实验学校”的多种方式和途径。
5如何有效推进“强校工程”?
为确保“强校工程”的有效实施,市教委建立了“三结合”推进机制:
一是市级规划与区级规划相结合。市教委成立“强校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合作实施和管理“强校工程”。各区承担主要责任,完善组织领导结构和工作制度,在本地区制定和实施“强校工程”方案,协调资源,加大投入,确保“强校工程”的有效实施。“实验学校”要充分抓住机遇,增强活力,提高办学质量。
第二,专业培训与沟通和宣传相结合。组织为期三年的“实验学校”校长集群培训,有效提高校长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领导水平。市和区开展交流和展览活动,分享区和学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开展“在家好初中”专项宣传,形成全社会理解和支持“强校工程”实施的良好氛围。编写和分发初中“强化学校工程”专题报告,充分发挥指导、沟通和监督作用。
第三,监督与专业评估相结合。市教委已将“强校工程”纳入各区教育工作考核指标,并纳入各区教育督导范围。区教育督导部门应对“强校工程”建设进行专项督导。开展“实验学校”增值评价和领先学校(支持学校)辐射领先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
6.“强校工程”有什么政策支持?
一是第四个“双名工程”培训对象的选择与“强校工程”相结合,名师和名师(主要是中学)的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应有3-5年在“实验学校”的专职教学经历。
其次,为了调动学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绩效工资的地区统筹可以根据实施情况向“实验学校”倾斜。
第三,为提高初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应探索初中与初中分开评价。
第四,建立“强校”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实验学校重建、特殊教室建设、设施设备更新和特色课程建设。
五是对参与“实验学校”建设并取得实效的学区、团体主导学校和委托管理支持学校进行市级奖励。
第六,探索校区和组团招生改革,适度扩大初中和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深造机会。
第七,加大宣传力度,在相关媒体上开设专栏,关注“实验学校”的进展和亮点。
如何看待“强化学校工程”的实施效果?
市教委委托市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建立以学生发展为重点的增值评价体系,以“绿色指标”和学校综合评价的进度为主要指标,全面反映“实验学校”的建设成果。
同时,建立“实验学校”的发展档案,实行“一校一档”制度,动态反映干部培训、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资源配置、课程教学、特色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并在一个过程中反映“实验学校”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