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9字,读完约4分钟
社区里住着568户人家,但只有一个垃圾倾倒点。居民们不仅不责怪这看似不合理的设置,还一遍又一遍地赞美它。为什么?
嘉定聚源嘉福社区建宁坊社区共有568个家庭,1800多名居民,从7个配送点到1个配送点。作为聚源新区垃圾分类的第一个试点项目,建宁广场自去年1月21日起实施定期定点垃圾分类,垃圾配送点由原来的7个减少到3个。由于社区相对独立,去年5月,社区试图取消南边的2号点,效果很好。
今年,受疫情影响,建宁广场取消了北门垃圾投放点,只在居民区西门正门设置垃圾投放点。为了做好相关工作,居委会通过群发短信和逐点宣传的方式,使其广为人知,得到了居民的理解和认可。同时,鉴于旧社区硬件设施薄弱,居委会还组织社会工作者、物业和志愿者通过补种和绿化美化社区环境。今年取消的停车点被改造成停车位,有效缓解了社区停车难的问题。
因地制宜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实施垃圾分类,必须因地制宜,多走访调研,听取居民的需求和建议,努力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嘉福社区党支部书记高建国说。垃圾分类实施之初,摆在居委会面前的问题很多:如何让习惯随时随地扔垃圾的居民适应新的垃圾分类要求?如何做好“上班族”的宣传工作...嘉福社区党支部经过调查走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方面邀请专业人员到社区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建筑群体的微观自主权,并根据各建筑群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宣传。
然而,社区居民对垃圾投放点的设置存在差异。一些居民反对把这个点放在南边,担心扔垃圾的人会影响他们的休息,垃圾的味道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为此,社区工作者多次前来工作,以赢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之后,居民们也亲身感受到了时间分类的变化,并自愿加入了垃圾分类志愿者的行列。“去年1月垃圾分类试点时,我们社区居民的定点和定时投递率达到了80%。但是,部分居民仍无法完成定点定时送货,造成垃圾无主现象。”嘉富社区党支部书记高建国坦言,“这些数据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为了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定期定点投放的参与率,嘉福社区党支部进行了全覆盖调查和摸底,准确掌握了居民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以及各社区垃圾投放、处理和管理情况,对所有不符合分类的垃圾分类进行了改造和升级,并在有条件的垃圾分类旁设置了洗手盆...这些因地制宜的措施不仅方便了居民,也没有给垃圾分类留下盲点,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合作程度。
党员带头将所有居民分类参加。“居委会的垃圾分类宣传已经到位。就像瓜子是湿垃圾,废电池是有害废物一样,我的小孙女也知道。”谈到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佳富社区居民彭金凤赞许地笑了笑。一个孩子背后有三个家庭。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佳富社区充分利用儿童带动家长,在节假日组织辖区内的儿童和家长志愿者参加垃圾分类行动,开展“小手大手,垃圾分类我先走”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培养孩子对垃圾分类的兴趣和意识,他们可以互相学习,把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实践推广到更广的范围。
此外,嘉福社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有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党员志愿者都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者行列;部分热心居民的积极参与,进一步扩大了党外志愿者队伍,形成了嘉福社区垃圾分类自助和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目前,每天约有13桶湿垃圾和17桶干垃圾在建宁坊垃圾分类站收集和运输,纯度为99%。作为聚源新区的第一个试点社区,建宁广场为周边社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从而使垃圾分类的“小时尚”逐渐成为文明道路上的“大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