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8字,读完约4分钟
今年2月《青浦区优化商业环境实施方案》制定实施后,6月4日下午,青浦区区委、区政府召开会议,优化商业环境,推出“四个品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出台了青浦区在上海全面实施“四个品牌”,深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会展、快递物流、文化旅游健康、智能服务、高端智能制造、高端信息技术、时尚购物、江南文化等八大品牌共启动21项专项行动,采取30项具体措施融入长三角。
区委书记赵惠琴指出,优化经营环境,推出四大品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上海自身优势特点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和部署,是上海下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对青浦全面跨越式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青浦是上海唯一一个同时连接江浙两省的地区。它是服务长三角的桥头堡、前门和主阵地,尤其是促进长三角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服从中央政府确定的政治、战略和发展大局。优化商业环境有利于提高城市竞争力,更好地聚集创新和创业资源。实施品牌战略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有利于区域分工和发展模式创新。准确对接各类资源,统筹推进各项任务,全面加强与长三角兄弟地区在交通、能源、信息、产业、服务、环保、市场开放等方面的合作,加快上海对外服务门户城市和长三角综合发展综合节点城市建设。
“虚心学习能带来更好的结果”。赵惠琴书记说,江浙沪在优化商业环境方面出台了大量改革措施,江浙沪的不议批准和浙江的“一次最多跑”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建议,要建设长三角最具制度竞争优势的地区,就要与时俱进,虚心求教,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兄弟地区的先进做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短板和长板。
在商业环境方面,我们应该减轻负担,增加产能,做一个好的“店员”。减负是通过减少审批和收费项目和程序,以及结构性减税等重大改革来减轻企业负担和系统成本。能源提升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融合来提高政府服务管理企业的效率。6月底前,要实现“一次最多运行”,高效办事,积极借鉴嘉善“一网通+并行窗口”的经验,坚持除孤立网络外联网通信的原则,以及除不上网外政府服务上网的原则。“前台综合接待、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输出”的实施不需要重复提交可以共享的材料。
对于四大品牌,要结合主导产业发展打造“加速器”。关键是找到最有利和最合格的领域,抓住机会,争取政策和利用潜力。要充分发挥全地区的努力,确保“进世博”服务,全面完成82个配套项目,提高精细化和智能化城市管理水平,推进智能公共安全试点,打造永无止境的“6+365”功能平台。继续推进重点项目和载体建设,加快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平台。继续做好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工作,培育优质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关注区域内的独角兽企业,研究政策创新对接,培育一批细分和新兴领域的隐形冠军。
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我们应该打六个组合拳,唱《双城记》。即规划契合、设施趋同、产业耦合、功能聚合、治理整合和环境保护整合。东翼主城区主要依托大虹桥,承载上海服务全国、服务世界的功能,而西翼中心新城和腹地主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实现“两城”目标。特别是要推进长三角创新中心的协同建设,努力使其成为上海深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在民生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争取高等教育资源和优质医疗资源在青浦进一步布局,开展轨道交通17号线延伸对接研究,满足居民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的需求,为提高城市功能外向性提供项目支持。
区委副书记、区长夏克佳也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优化经营环境改革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总体上得到大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着力推进“企业创业”和“施工许可”改革,成效显著。例如,该区的企业启动环节只有3天,比全市短两天。改革实施以来,共办理各类企业2225家;其中,通过政府与银行的合作,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9家银行为我区217家企业提供了业务服务。另一个例子是获得建筑许可证。该区实施的“15、34、45”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与全市“15、35、48”审批要求相比,小项目和其他社会投资项目的审批分别缩短了1个和3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