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0字,读完约2分钟
东方。com记者黄立春2月20日报道:“家里没有油,我想买一些,但是社区里进不去。”“这家粮油商店正在出售。我会给你带来的。你会等。”
……
在金山区石华街石华石村社区的出入口处,经营粮油商店的老板赵指着“石村商店导购图”为路人“引导”社区内商店的商品。很难想象几天前,赵老板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封闭的社区管理。
街道两旁的商店,都是城市中的小型和微型企业,在假期后陆续重新开张。然而,与石华街的其他住宅区不同,石华十村有17家小店,是附近居民的“社区商业街”和“生活购物圈”。自从街道所有居民区实行封闭管理以来,外国人被禁止进入居民区,这影响了出售粮油、日用品和杂货等必需品的四家商店的“生计”。
"那时,一天之内很少有单一的生意."赵老板着急了,带头跑到十个村的居委会去“投诉”。同样,这些店铺也影响了石华街和十村居委会的心。如何治理这条“社区商业街”,实现“疫情防控+复工生产”?街道、居民委员会和由居民商店、物业、行业委员会和社区警察组成的商店自我管理小组为此动了脑筋。经过几轮讨论,我们很快探索出了一种新的社区商店模式,在防疫控制下有“导购图”、“外卖队”和“导购员”。
十个村居委会为社区内需要外卖的店铺定制了“导购图”,列出了每个店铺的经营范围、联系方式等内容,贴在每个走廊上,制作了一个广告牌,放在出入口处,并制作了电子版,贴在社区微信群上。与此同时,一个由商店员工和居民委员会干部组成的“外卖团队”向社区居民送货。对于社区外的居民,商店每天指定一名员工轮流充当“购物向导”,引导过往居民购物,然后“外卖团队”将商品送到“购物向导”处。
过了一会儿,赵老板已经完成了5单生意。她高兴地说:“现在好多了,有时她太忙了。”赵老板从皱眉到微笑的转变,是石化街特殊防疫环境下优化政府服务、恢复企业生产、改善经营环境的一个缩影。
为做好辖区内的疫情防控和商贸企业恢复生产工作,辖区内商业街划分为13个重点格网和26个小格网,成立了由市、区两级常驻干部组成的13个工作小组和由城管、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职能部门组成的监管小组,负责商店、宾馆、超市等商业机构的疫情防控、测绘和监管工作。同时,街道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在督促企业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做好店主,优化了开工(复工)审批程序,逐步解决了温度枪和口罩短缺等问题,为企业复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