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3字,读完约3分钟
几天前,一辆载着“特别包裹”的汽车从大洋彼岸缓缓驶入金山第二工业区漕泾公园。原来,上海元昌制药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捐赠给上海金山区红十字会的1779 n95口罩已经到了。当所有的面具都交给包裹的“信使”第二工作区的工作人员时,院长常远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在这些面具后面是跨越太平洋的爱情接力,持续了许多昼夜...
疫情爆发后,口罩在上海成了稀缺材料。当时,当加拿大人得知此事时,他们赶到附近的一些超市和药店购买,但被告知口罩已经卖完了。常乐正为这件事发愁的时候,一条“朋友圈”的特殊信息映入他的眼帘。
这是他的大学同学杨大羽发来的求助信息。原来,这几天,在美国康涅狄格攻读博士的杨大羽在新闻中看到,各地的医务人员都缺少口罩。为了给祖国的医务人员提供最好的保护工作,杨大羽第一次去美国各大超市采购,不知疲倦地工作。跑了200多公里后,他来回移动空到六家超市的货架上,最后买了1779。然而,如何将这些口罩运回中国却难倒了杨大羽,他只能通过微信平台向国内朋友求助。
经过几次沟通,两人达成协议,所有面具将移交给长乐,所有费用将由他承担,于是一场爱情接力开始了。由于疫情期间货运比平时更加特殊,常昌乐主动联系自己的外贸渠道,并支付了额外的加急费,希望这批救灾物资能尽快运抵中国。两个老同学在微信上不停地交流,关注着商品的动态。
经过多次波折,在2月4日下午7点,这些面具终于降落在浦东机场,提前返回中国的常昌乐开车到浦东机场接机。虽然企业复工后口罩仍有缺口,但他毅然捐赠了1779只n95口罩。“作为企业,我们有责任为防治这一流行病作出贡献。我认为这些口罩应该用在最前沿,留给更需要它们的一线医务人员。我们自己使用普通的医用口罩就足够了。”
爱心传递结束后,常乐的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疫情防控上。随着业务的恢复,作为总经理,他承担了责任,并带领团队值班。公司严格执行食堂消毒、体温测量等各项措施,尽力管理员工的信息和健康。目前,企业已逐步恢复工作和生产,所有生产线都很繁忙。符合复工条件的员工正在加紧下单。面对疫情,这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据悉,上海元昌制药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金1200万元,占地36亩,主要从事制药化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R&D的各种高效反应釜、蒸发器、浓缩器、结晶器、过滤器、干燥机和多功能反应过滤干燥机是公司的专业,近二十年来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9年,销售额将达到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