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3字,读完约2分钟
如何引导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从“量变”到“质变”,真正解决融资问题?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创新金融服务已有一些成功案例。例如,上海嘉定区建设的大数据集成平台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2017年,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率先在嘉定区建设大数据生产集成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产业、金融和政策资源,建立了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无缝对接合作机制,优化了产业和金融信息的对接周期,有效提高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
嘉定区政府相关领导部门通过平台建设者和运营商金典联航(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行业和金融领域进行大数据信用评估和人工智能匹配,缓解了银企对接和信息收集问题,推动金融机构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借助地方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和信用机制创新增加信贷。该平台最终形成了政府、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机构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当地一家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今年,工厂大楼的扩建急需资金。本来融资需求是以试一试的心态在平台上发布的,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们申请了300万元的信用贷款,对企业来说真是帮了大忙。”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与31家金融机构合作,汇集了89种银行产品、1098家服务企业和73家贷款企业,贷款余额为5.82亿元。
业务流程、业务发展和客户服务全面智能化升级,正向智能风险控制、智能营销、智能内部控制和智能管理方向发展。这是金典电气银行在《展望未来》中金融技术领域的战略布局。
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已成为未来几年的主要趋势。然而,正如中国气象卫星增加了天气状况科学研究的“智慧”内容一样,范肖鑫强调说,“无论‘智慧’之路在何方,它都不是空的普遍概念,着陆应用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