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26字,读完约7分钟
突发疫情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工厂关闭,工人在家被隔离,生产线闲置……许多传统制造业受到了极大冲击。
“危险”中有“机器”!嘉定的一些“智能工厂”已经提前部署了工业4.0,并转变为无人工厂,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随着新一代技术的发展和演变,智能制造已经取代了这些工厂的一些手工工作,在线数字管理系统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纸质记录。与此同时,更多的创造性工作已经诞生,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了《促进上海网络新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明确提出建设基准无人工厂,加快高端装备、汽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钢铁化工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从制造升级到智能制造,并朝着数字化、无人化和高效率的方向稳步发展。
没人去上班?“没人”在上面
位于嘉定工业区的博世华宇转向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世华宇”)嘉定工厂,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工人,只有几十只机械臂不停地上下挥舞。在这里,由机械臂和控制终端组成的智能系统覆盖了生产线上的所有工序,只需要留下单个工人进行移动检测。
作为SAIC的基准工厂,博世华宇从未停止对智能的探索。例如嘉定厂有一条生产线,完全由人工智能计算机通过智能机器视觉进行判断,系统不断自我更新,既节省了人工成本,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误判和漏判,检测成功率达到99.9%;在武汉工厂,博世华宇建立了一套刀具数据在线分析系统,通过分析切削载荷的实际情况,确定刀具更换的时机。
“传统制造业离不开工人,但在疫情期间,如果有人被感染,整个团队就会被隔离,没有人会去上班,这将对制造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该企业生产运营部主任于宏斌告诉记者,建设无人工厂已成为对冲疫情影响、化解不确定风险的重要手段。“2月16日,博世华宇武汉工厂提前复工,只有不到20%的员工到岗,每天就能完成8000个生产任务。”于宏斌表示,这是由于公司提前布局建造无人工厂。
位于外港镇的上海威派杰智能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派杰”)通过近两年的智能化改造,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集团运营局面。记者在威佩奇工厂看到,只有十多名工人在这个巨大的车间里工作,他们通过操作液晶显示屏命令机器人完成焊接工作。
低密度和低风险的人员配备伴随着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制造成果。以切割环节为例,过去“三人打转”的人工操作已经被智能激光切割机器人所取代,操作者只需要偶尔停下来检查一下。在搬运过程中,借助无人叉车,一个操作员的效率可以与过去三四个人的效率相当。"在这场流行病中,我们从来不担心因劳动力短缺而无法恢复生产。"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即使在疫情防控最紧急的时候,韦佩吉的订单仍然如期交付。
疫情也加速了嘉定更多企业向数字化、无人化和智能化转型。位于安亭镇的上海博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由无人值守的自助配送系统机器人承担零件的清洗和配送,每天可节省8个人工。
机器替代,催生人才“智力”变化
智能制造向“嘉定制造”的转变也发生在一线工人身上。与传统的机械和重复劳动内容相比,如今,在无人工厂中,工人爬得很高并承受很重的负荷是很少见的。相反,一端系在机器上。
张建国在威佩奇工作了十多年,目前是钣金自动化主管。当他第一次进入这个行业时,他是一名普通的焊工。"打磨焊管花了3年时间."张建国回忆说,当时的工作是劳动密集型的,没有出错的余地,这非常困难。
2016年,威佩奇开始建造一座智能工厂。"当时,许多同事认为实现智能化生产后就没有食物了."然而,张建国和其他员工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升级工厂的同时也获得了提升技能的新机会。为了探索智能生产,企业组织了一系列培训,并对员工进行定期评估,以确保每个人都能记住智能设备的特性和操作流程。张建国也牢牢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具有出色工作能力的部门主管。“知道如何‘照顾’机器人并让它们保持最佳状态,掌握这些就是拥有一项技能,无论你去哪里都可以找到一个地方。”张建国自信地说。
人们从一个位置换到另一个位置,位置也是如此。“过去,工程师的大部分精力可能都花在维护设备上,但现在他们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浦晓红是博世华宇的机械工程师。在她看来,无人工厂的核心不是完全消灭人,而是用机器把人从体力劳动和简单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发挥更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作用。在博世华宇开展的“平民科学家”项目中,浦晓红是一名数据挖掘员。以噪声测试合格率优化项目为例,通过数据建模和分析,结合生产运行控制系统,平均缩短了2周的问题解决周期,产品合格率降低了1.5%,每年节约成本35万元。
“无人驾驶不是简单的‘机器替代’,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减少人。”博世中国生产运营部主任于洪斌表示,无人化、智能化、数字化将极大地推动企业人才队伍的调整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这是不可阻挡的,而“智能”将照亮未来
不难看出,在疫情中表现突出的嘉定制造企业大多是中国同行业智能制造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的投资和不断的反复,他们有信心和毅力去面对这场流行病危机。
作为中国先进的供水设备制造商,威佩奇早在2014年就致力于智能探索,以提升工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在威佩奇的相关领导看来,只有在行业中“跑”和“领先”,才能抓住时代的机遇。
截至目前,威佩奇已投资近3亿元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给排水设备生产厂。事实证明,大规模的技术升级物有所值,不仅提高了生产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数字激光切割机和自动焊接机器人,使产品精度保持在±0.1毫米之间;无人运输车负责数字化车间钣金生产区域的运输,大大减少了劳动力。
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只是威佩奇技术升级的“小目标”。威佩奇更大的抱负是成为客户的“供水管理大脑”,为客户量身定制专业的二次供水系统解决方案,包括R&D智能二次供水设备的生产、销售和服务,以及二次供水智能管理平台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维护。因此,企业自主开发了一款全方位机器人,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方案,通过预生产减少正式生产时可能出现的损失。同时,在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机器人会收集数据,一旦他们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他们会提醒R&D团队改进工艺和技术。
对于博世华宇来说,无人工厂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智能的。“通过智能制造,使整个制造和工作流程更加精细化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方向。”于洪斌表示,为了使工作流程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博世华宇开发了生态电子车间管理循环系统,将车间现场所有相关人员和设备生产数据联系起来,所有工作流程都在此平台上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博世华宇实现了整个业务链的数据渗透:2019年,共联网生产设备1712台,占业务总量50%的11家供应商和4家代工客户实现了供应链数据的互动交流。“当价值链被数据打开时,企业可以准确地控制从客户、订单、采购到制造和交付的整个过程,从而促进其全球生产能力布局。”严鸿斌透露,今年,博世华宇将进一步探索智能物流解决方案、自动调度系统和柔性制造智能传输系统。“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