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89字,读完约8分钟
在安亭镇,有一个大型的旧钟展厅——“达赖时间博物馆”。离“达赖时间博物馆”不远,是著名的上海汽车博物馆,它南北呼应。“达赖时间博物馆”的出现成为当地另一个新的文化景点。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里陈列的所有现代国家的古钟都是当地的老李曼达赖捐赠的。
童年时代的旧钟
“达赖时间博物馆”位于嘉定区安亭镇和合景路。它靠近市民广场,有美丽的风景和树木。它之所以被命名为“达赖时间博物馆”,完全是因为84岁的李曼达赖。
李达来出生在安亭镇吕浦村。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安亭地区推行清王朝。李达赖的父母别无选择,只能在市区的法租界里避难生存,李达赖先后在那里读完小学和中学。
说起与旧钟的第一次接触,李鞑仍然记忆犹新。他上小学的时候,隔壁住着一位老太太,她家里除了一个镀金的六柱扭旧钟外,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那是英国早期制造的,精致而美丽。李达赖非常喜欢。每次他经过的时候,他都会伸长他的头和脖子往里面看。有时他会在时钟前“孵化”半天,这就像痴迷一样简单。从那以后,他开始对各种各样的旧钟感兴趣。
1949年,李·达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南开大学。毕业后,他在中国邮电部设计局和工业局工作。1984年,李达赖出任中外合资上海贝尔公司的中国总经理,上海贝尔公司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程控交换机生产商。
由于工作原因,李达赖经常出国考察。当他有空的时候,大多数人会注意彩电冰箱和洗衣机,而李达赖喜欢欣赏世界上制造的旧钟表。在他看来,他没有购买力,但他可以享受更多的新奇和古老的钟表,这也是一种先进的精神享受。
退休后,李鞑开始小吵大闹,在国内的跳蚤市场上花了“小铜钹”买了一些旧钟。后来,李达来在北京卖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在妻子良好的理财下,他积累了一笔钱,终于有了从国外购买旧钟表的家当。
2000年后,李达赖抓住欧美市场不景气和国际拍卖市场以罕见低价出售古董的高潮,从世界各地购买了大量的旧钟表。除了要求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朋友和孩子购买钟表,寻找钟表的方法是基于他们的英语熟练程度,他们通过国际网络平台投标。中国和欧洲的时差是8小时,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是12小时。李达赖选择午夜后在网上竞价,拍卖通常持续到黎明。在那段时间里,李达赖成了一个白天睡觉,晚上忙碌的“夜游神”。
免费向政府捐赠
对李达来说,收藏古钟不是为了追求单一的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利润,而是为了广泛接受不同特征、不同形状、种类繁多的古钟,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国的钟表制造历史和制造技术。
看到那些堆积如山的旧钟,李达来很满意。在整理了他的一些收藏品后,他通过他以前工作过的贝尔公司免费展示了它们。前年,经过慎重考虑,李鞑决定把他所有的旧钟都免费捐给家乡,希望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建一个旧钟收藏展厅,让更多的人通过教学、观察和体验,了解世界各地钟的发展史和变化。
安亭镇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决定接受李达赖的爱心捐赠,并在博物馆和设施的选择上给予大力支持。展厅以老人的名字命名,最终建成了多功能青少年科普基地。达赖时代博物馆也被列为嘉定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当我们走进这个约400平方米的展厅时,就像来到了时钟的海洋。来自世界各地的近400个古钟把整个大厅装饰得富丽堂皇,各种轻松愉快的报时声,如欢快的轻音乐,令人陶醉。
这些钟包括英国的三眼八钟钟、意大利的漆器钟、美国的球瓣钟、瑞士的Jaeger-LeCoultre 空航空钟、法国的天使摇摆钟、德国的双柱扭摆钟、荷兰的落水锤钟等等。有许多品种,如天文钟、扭摆钟、锥形摆钟、长摆钟、短摆钟、航海钟、绕绳钟、落球钟...它们排列整齐,错落有致,种类齐全,令人眼花缭乱。
在展厅里,我们还看到了一个17世纪英国制造的“大身体”教堂钟楼。它高3.2米,宽1.2米,重140公斤。它的铁摆锤重达100公斤。它只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办完了手续并在路上运输。一个1870年德国制造的白色鹦鹉钟摆,底板由胡桃木制成,上面有平面浮雕,表面装饰着奢华的罗科青铜。表盘上有镀银翅膀的大鹦鹉光彩夺目,弥足珍贵。
根据李达的说法,回顾钟表的历史,中国实际上是它的祖先。11至13世纪制造的机械天文钟,如水运仪象台、大明寺漏灯、五轮沙漏等。,是中世纪欧洲钟表的直接祖先。然而,自明清以来,它一直闭关锁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直到17世纪,中国才开始模仿西方的钟表,如广州的光钟、烟台的燕钟和苏州的苏钟,逐渐缩小与世界的差距。
博物馆还展出了几个保存完好的烟钟和苏钟,它们都是20世纪30年代早期在中国生产的。例如,烟台生产的大马头钟是当年中国的高档商品,具有大气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那一年,每套必须卖出五大洋。带宝盘的双喜钟正面绘有中国传统红色喜庆字,既实用又有装饰性,也是当年的奢侈品。此外,还有苏州制造的插入式钟表,包括零件和外壳,都是手工制作的,非常豪华。
在展厅里,我们遇到了几个在附近工厂工作的员工,他们在午休时间来参观空档案馆。“没想到安亭有这么大规模的古钟收藏和展厅……”有些人对此感到惊讶。也有年轻女孩时不时拿出手机,与各种美丽的展览时钟亲密接触,留下难忘的时刻。
双材料专家志愿者
现在,捐赠藏钟的李达来依然没有闲着,主动在博物馆做志愿者。
在展会期间,三天内有两个货源进入市场,而李鞑则忙着不着地来回跑。时钟是脆弱的。在包装和运输之前,每个钟都必须拆开,用泡沫塑料垫底,然后装在小盒子和大盒子里。货物到达后,也应该小心地拆开包装、组装和上油。"手和脚更快,几个人加起来一天有3到4个钟."给李达的。
为了让观众直观地看到时钟的表面,他们还可以看到内部的原理结构。在李达赖的安排下,他将钟壳和机芯拆开展示,然后用特殊的玻璃工艺作为外罩。他还为每一个展示的时钟制作了一个易于理解的带插图的解释卡,以吸引观众的浓厚兴趣。
上海科技馆了解情况后,专门派出技术人员尽可能给予指导和帮助。据悉,博物馆将与安亭镇合作,于明年在达赖时间博物馆举办一次旧钟收藏展。
多年来,李达来已经成为一个“双材”专家,通过学习不断探索,能够在古钟领域进行鉴赏和创新。为了让所有的钟都能走,李鞑在博物馆里设立了一个维修室,维修损坏的零件,并更新和改造一些落后和笨拙的原件。李达来发现教堂钟楼的轴承和钟摆在旋转时太重了。根据它的结构原理,他和几个志趣相投的老法师设计并安装了一个带摇杆的齿轮装置,运行时轻巧灵活,比原来更科学先进。对李达来说,每一个工作的时钟都像一个活的有机体。
令李达来高兴的是,四名志愿者来到了展厅。追随李达来多年的志愿者陈师傅,擅长钟表维修。李达来自费为他买了一整套专用工具和小型机床,并支付了他的驾校培训费用。现在,陈师傅成了博物馆的顶梁柱,经过他的精心“处理”,一些多年不走的古钟又活了过来。
李达赖说,展厅不仅是为了展览,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科普队伍,培养他们的大脑和动手能力。为此,博物馆里设立了一个实验室,让年轻人在参观时可以体验拆卸和组装各种钟表的快乐。从今年开始,“达赖时间博物馆”与邰方中学合作试点。从新学期开始,学校开设了钟表设计和手工制作课,有技术员、教师和学生参加。毕业后,每个人都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钟。
访谈记录
最美丽的东西是夕阳红
对李达来说,使时间展厅正常工作是他的希望和动力。现在,84岁的他仍然每天往返于郊区之间。每天早上6点,他从城里的家出发,坐公交车,然后换乘地铁11号线,开车去安亭。每天在路上来回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
白天工作结束后,李鞑不得不晚些回家,因为家里的老情人每天都离不开他。老李的爱人曾经是一名工程师,他的丈夫和妻子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当他们老的时候,他们特别喜欢“粘粘的”,当他们有一天没有见到他们的旧情人时,他们会感到无聊。
所有的孩子都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但是老李和他的妻子仍然生活得很好。“虽然孩子们不在身边,但他们对我们非常关心和孝顺。他们总是在假期带着家人来看我们,有时还会给我带来当地的旧钟。他们经常通过电话和视频向我们问好,所以我们不会感到孤独。”
84岁的李达来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声音洪亮、步履轻盈。李达赖晚年的生活可谓多姿多彩。他擅长与人交流和交朋友。除了时间展厅,他还忙于发表演讲和参加聚会...“对每个老人来说,他都能保持良好的态度。做你喜欢做的事,活到老学到老,这样生活才能更有意义。”给李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