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00字,读完约7分钟
在小巷深处,在厂房旁边,在以水泥灰为背景的废锅炉外墙上,一群戴着白帽子的喜气洋洋的女工被“包围”了。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口袋里拿着剪布的剪刀,手里拿着编织的线球,向路人展示着快乐灿烂的笑容。
上海m50创意园区纺织女工。
最近,m50创意园迎来了一系列新的艺术景观——以“纺织女工”为代表的一系列涂鸦、壁画和装置,正以其自身丰富多彩的色彩为沉闷的公园注入新的活力,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看。这样,城市“微更新”工程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悄然成长,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公园、社区和城市地区的空房型,给原本冰冷的建筑和环境注入了活力和新意,同时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来自历史深处的创意让公众与过去相遇
M50创意园原名上海春明毛纺织厂,是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的周的家族企业,有近百年的历史。园区内有50多栋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是苏州河岸边保存最完整的民族工业建筑。自2000年以来,它已被改造成一个艺术和创意公园,吸引艺术家和工作室定居在一个又一个。然而,近年来,随着新的艺术和创意聚集区在上海的相继出现,m50这个古老的创意园区显得有些孤独,旧工业风格建筑的外墙被遗弃。自去年10月以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师生们一直试图用自己的设计唤醒沉睡的m50创意园。今年年初,这一系列的“微更新”告一段落。
门廊下的“如梭”是以黄色为基础的,展示了一个活泼的纺织女孩在梭子和线团中跳舞;锈迹斑斑的深绿色门已经变成了搪瓷圆筒,根据当地条件,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很流行;“猫和m50”将公园里最常见的两个物体合二为一,猫挥舞着爪子拨弄着球...纵观这款“微更新”m50的11件作品,不难发现“纺织”和“年龄”成为了两个不变的元素,被艺术家和受训者反复描述。
记者采访了该项目的负责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刘一教授。在他看来,面对作为历史遗迹的m50,保护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前提下,让现有的墙壁内部成为地板,而公园的历史将成为创作者的灵感来源。最终,小体积、小作品、小创意共同诠释了“微更新”项目中“微”的含义,以“沉默”的方式“滋润”了m50。“在创作之前,艺术家和学生们查阅了公园的大量历史资料,并参观了附近的纺织博物馆,旨在充分认识公共艺术的‘地方性’”,刘一特别强调,与展厅中的艺术不同,公共艺术的意义不是颠覆,尊重是最基本的前提,所以“本次创作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手段点亮公园,让公众与历史相匹配。”
巨型“小熊软糖”让居民们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
如果说艺术园区的“微更新”是一个实验场,那么居住区的公共艺术创作真正深入到了公众的日常生活中,诠释了“公共艺术为公众”的理念。
上海市光中街何家寨社区生命博物馆。(所有数据图片)
虹口区广中路街何家寨社区是一个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普通社区,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交流最后一公里”活动的举办地。不久前,这里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例如,放在社区花园里的巨型“小熊软糖”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套设备有一个流行但有意义的名字——生命博物馆。事实上,它们是由树脂制成的罐子,它们的形状就像小熊软糖的放大版。每个罐子可以存放社区居民的个人物品,并以语言的形式记录物品的故事。路人只需扫描罐子上的二维码,就能解码出旧物的前世。这样,居民的日常生活以艺术包装的特殊方式出现在社区花园中,从而实现共享。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金江波教授对记者表示:“在一些社区,面向所有年龄段的公共文化活动相对简单,社区自治难以实现。“生命博物馆”等作品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场所,使公众能够参与其中,这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也沟通了邻里友谊。”
当然,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不仅如此。“当创作团队在创作前进行实地考察时,堆积在住宅区的垃圾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公共艺术交流的最后一英里”活动的负责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程说。因此,“垃圾分类”成为何家寨社区公共艺术创作的主题之一。明亮的颜色、直观的垃圾桶、标有刻度的距离指引线,以及一部名为《最后一公里》的作品,引导人们以有趣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分类。然而,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对来自终端的垃圾进行分类,才能降低二级分类的难度。目前,创作者已经以试点的方式进入社区居民的家中,将厨房与相应颜色的垃圾袋搭配,并在厨房景观中使用可旋转设计,使空小房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校园设施到社区规划,公共艺术正像这样发展
从雕塑到空房间,从公园设施到社区规划,提高社会参与度正成为公共艺术发展的新方向。金江波对公共艺术的定义是“一种集公共性、地方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在他看来,好的公共艺术不仅能代表当地居民的利益,还能体现公众参与的智慧,并能用艺术讲述好的故事。
新加坡樟宜机场的“雨舞”利用数控技术将数千颗雨珠控制在一起,然后播放音乐,缓解人们等待时的焦虑。
自上世纪末欧美公共艺术兴起以来,公共艺术逐渐成为城市/住宅建设中的“艺术责任”。放眼全球,新加坡樟宜机场的“雨舞”利用数控技术将数千颗雨珠控制在一起,然后发出音乐,缓解人们等待时的焦虑;纽约地铁空厅展出的“地铁生活”系列作品将卡通般的小人和拟人化的动物摆放在地铁站的不同位置,给来来往往的乘客带来了乐趣和美感;西班牙巴塞罗那北站公园利用大量不规则的陶瓷釉料打造出波浪般的蓝色雕塑,通过倒影形成天地之间的和谐对话;位于英格兰北部的“北方天使”改造了以前的重工业基地,有一个重达140吨、和波音747飞机一样大的巨型雕塑,纪念这里钢铁铸造的原始生活方式...
保护环境、纪念历史、改造废弃建筑、更新旧城区、解决社会问题……公共艺术逐渐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然而,在金江波看来,“美育”是其更深层次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逐渐提高。审美教育不再局限于有围墙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也不再局限于讲座和活动,而是应该在公共的空厅里实现。有标志的城市公共艺术更直接地表达了塑造城市形象和人文特色,提升了城市的能量水平和影响力。”
虹口区光中路街的公共艺术创作仍在继续,上海巷的“微更新”仍在进行中。程告诉记者,在未来一年的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扩大公共群体,避免过度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介入环境将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如何将“艺术”回归大众,让普通人成为参与的主体,这正是当今公共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