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68字,读完约7分钟
5月11日,长宁区华阳路街道正式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街道城市运营“一网统一管理”体系。通过政府微信举报机制,数字化收集了与垃圾分类相关的3大类14小类44个工作标准,优化了垃圾分类的有效性。
在过去的两周里,“一网统一管理+垃圾分类”的处理过程的加速效果出人意料。最初的“发现-报告-处置-关闭”周期花了36个小时,通过突破数据障碍缩短为10分钟。在综合治理资源的帮助下,原本只有8人参加的街道垃圾检查也扩大到了97人。
同时,街道还将流行期间广泛使用的智能感应门磁和智能语音呼叫技术应用到垃圾分类的长期处理中,为辖区内提供相关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应用场景,也完成了更多处理数据纳入“一网统一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描述:华阳路街道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大屏幕
36小时至10分钟
八人组“跳”到97人
5月29日,凯旋路88弄的一个垃圾房堆满了干垃圾箱。居委会干部潘进立即拍了一张照片,并通过政府微信向华阳路街道城市交通中心后台报告。在报告过程中,她巧妙地选择了“容器内垃圾溢出”的类别,然后又选择了“干垃圾溢出”的子类别。在要求垃圾房经理清理垃圾桶后,她再次现场拍照并上传了政府微信。潘进在10分钟内完成了从发现和报告到处置和结案的整个处置过程。
华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林子岳告诉记者,在疫情期间,街道发现垃圾分类的有效性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因为社区干部、社会工作者和居民志愿者都参与了防疫工作。上海市自去年7月1日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定期定点分类后,半年没有出现在垃圾房门口乱扔小袋装垃圾的现象也死灰复燃。
图片说明:花园社区垃圾房,试行“厨余不离社区”
面对管理能量和治理能力的考验,街道越来越意识到垃圾分类应尽快纳入城市运营的“一网统一管理”,寻找新的治理“生产力”。
华阳路街道作为上海最早实现沿街商户定期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全覆盖的街道,主要集中在三类:沿街商户、居住小区和居民单元。根据最新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综合评价方法》(2020版),将上述三种管理菜单添加到“一网统一管理”平台中,同时将14个类别的44个工作标准细化到系统中。因此,居委会干部和街道检查员不再需要依靠经验来判断他们面对的垃圾是否分类到位,而是通过政府微信拍照分类上传到街道城市交通中心的后台,这样每个垃圾房、每个商户、每个道路的垃圾分类工作都可以“明码标价”,所有相关数据都可以就地收集。
描述:华阳路街道城市交通中心一案被曝光
华阳路街道综合管理中心主任戴意清表示,居民区、街道综合管理中心、街道交通中心和城管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如果检查人员发现街道上有乱扔的生活垃圾,四个信息系统将需要36个小时相互传输数据,从发现报告到垃圾清除到系统关闭。“现在是通过政府微信报道的。对于一般的基本情况,例如清除道路垃圾和清理溢出的垃圾箱,处理时间缩短到10分钟,节省了大量的循环报告和背景审查过程。”
描述:政府微信事件已上报处置
通过数据收集和应用,华阳路街道城市交通中心也建立了“单一调度”机制。通过使用政府微信,每个待办事件都由平台系统直接发送给居委会干部或街道检查员。经手人接到命令并解决问题后,会直接通过政府微信上传回复——整个发现、发送、处理和回复的过程都被扁平化了。
更重要的是,以前不负责垃圾分类检查的人员,如在街上检查违章建筑、违章作业和装修风险的一线人员,已经成为垃圾分类的新检查力量,可以部署到街上的检查人员数量也从原来的8人迅速增加到97人。
林子岳介绍,自“一网统一管理+垃圾分类”系统启动以来,97人的“新团队”通过政府微信共举报垃圾分类案件369起,其中自发举报案件354起,举报案件15起,均已处理完毕。“基层治理力量已经释放,垃圾分类的长期治理也逐渐摸索出了未来的规律。”林子跃说道。
描述:居住区检查人员报告垃圾分类
使用怠速门磁铁
语音呼叫“灵魂三击”
"你好,你们店里有垃圾分类海报吗?"
"你知道街上从沿街的商人那里收集生活垃圾的时间吗?"
"你们餐厅的垃圾分类容器贴有标准标志吗?"
最近,定西路一家餐馆的老板王先生接到了一个专门的电话,是人工智能语音系统打来的,而不是街道综合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打来的。该技术由位于华阳路街道的人工智能企业于哲人工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林子月承认,一场流行病让无数新技术在街道和居民区广为人知。“关键是我们现在可以使用这些技术。”例如,街道检查员需要反复致电其管辖范围内的所有965家沿街企业,并提出上述“灵魂的三个问题”来安排和触动它们。街道城市交通中心通过协调现有的信息和数据,邀请企业开发一套全新的垃圾分类智能语音出站系统,并对街道上的所有商店进行语音呼叫。
图片说明:定西路正在进行框架建设,空线已进入地面
接到电话后,王老板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都是“不清楚”,于是语音系统首先要求商家对垃圾分类进行自检,街道工作人员已经在前往王老板的商店的路上对他们进行检查和指导。第一轮检查后,沿街有问题的商店将会接到第二个语音电话。经过自查整改后,工作人员将再次上门检查,仍不整改的商户将移交城管部门执法。同时,工作人员将在第一轮对合格的店铺进行抽查,确保沿街店铺垃圾分类的有效性。这种由“一网统一管理”工作形成的垃圾分类新模式,使华阳路沿线商店垃圾分类检查工作量减少了50%以上。
2018年6月,华阳路街道成立了“虹桥智谷”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哲学语言科技是联盟企业之一。林子岳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许多ai企业都主动询问街头是否有相关应用场景,并主动提出免费或以公益价格提供技术服务。“企业还需要大量的应用场景,以便人工智能能够不断学习和提高其技术水平。”
图片说明:安装在垃圾房门上的智能门磁
随着企业对应用场景的渴求,如何在疫情期间“闲置”后“处置”家居隔离人员使用的智能感应门磁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华阳路街道使用的200多块智能门磁中,有75块已经投入“新用途”——安装在垃圾房门上,随时监控垃圾房的异常开关。
当“闲置”的门磁从居民家中转移到垃圾房门口后,如果垃圾房不定时打开,门磁会立即自动发出预警,通过短信通知居委会干部,并触发处置调度机制。相关数据接入“一网统一管理”系统后,还可以对背景数据进行整理,对经常出现在规定时间之外私自开设垃圾房现象的居住区进行分析,使居住区治理更有针对性。
目前,杭州女企业家周平正在与华阳路街道华苑小区合作。她创办的浙江坦吉科技有限公司自去年底以来,不断为社区提供“湿垃圾不出小区”的处理技术。通过特殊的催化技术,将高纯度的瓜果渣转化成各种各样的碳粉,进而循环利用湿垃圾的催化作用。“我期待着上海的‘一个网络管理’和垃圾分类工作的进一步整合。像我们这样的技术公司将有更多的空房间和场景来展示他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