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5字,读完约2分钟

"如果你去朱家角,你必须去学习种植园."你对青浦人熟悉的马家花园了解多少?

科治花园位于朱家角镇以北的西京街。它是古镇中最大的私人庄园式园林建筑,环境幽静,景色独特。它通常被称为“马家花园”,因为它的主人是民国时期的马维琪。

马伟琪,生于1853年,祖祖辈辈都是盐商。他是当时朱家角最富有的人之一,因为他管理着祖传的生意、铜锡工业和海外贸易。清末,马维琪捐了一个假道台官位,晚年受“买田种花”风气的影响,开始大量买田。

1912年,52岁的马来到朱家角的荆亭港,选了100亩地,开始修建一个叫“马家花园”的“阶级菜园”。这个花园的名字叫“班级种植”,意思是“课后不要忘记种植”。

科治花园的建设耗资30多万元白银,占地96.7亩,其宏伟规模在当时的上海首屈一指。

由于马维琪是当时的商业巨擘,较早接受西方文化,所以园林中使用的设计结构和建筑装饰材料大多是中西合璧的形式。这也是这个花园最大的特点之一。

据说,这座花园的主人马伟琪曾走遍江南园林来建造这座花园。每次他看到一个景点,他都不会放过它,他会命令人们去模仿它,比如上海豫园的荷塘,九曲桥,苏州狮子林的倒立狮子弯等。马家花园集江南园林之精华于一身,在上海很少见。

课读之余 不忘耕植|朱家角课植园的那些事

科治花园地块从西向东,主墙门朝向西京亭港,沿河原有的游船和一堆照片墙。照片墙的两边有两个“古耜馆”,每次有客人来,他们都会欢呼表示欢迎。

1956年,科治花园曾被指定为朱家角中学,前身为宏伟中学。校园在20世纪90年代末搬走了。亭台楼阁、假山和池塘之间的书声名副其实。

2012年,现实生活版的昆曲《牡丹亭》来到了学校种植园,这与传统的昆曲舞台不同,园中所有的现实生活舞台都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全方位感官新体验。观众在水边听音乐,“舞台”延伸到另一边的整个花园。《牡丹亭》真实场景恰当处理了写实与写意的关系。杜丽娘的《桥上的迷人的呼唤》、刘梦梅的《池边的痛苦的歌》,以及虚实之间的柔美,让观众慨叹“我分不清这出戏。”

课读之余 不忘耕植|朱家角课植园的那些事

如今,科治花园深厚的人文背景使它变得深邃,成为朱家角“最安静”的地方。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课读之余 不忘耕植|朱家角课植园的那些事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1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