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1字,读完约2分钟
疫情总是触动人们的心灵。在并肩作战的队伍中,有这样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防疫“帮手”,他们用自己的一点点温暖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为华新的防疫工作做出了贡献。他们是新华社最漂亮的新人。
我只是做了我必须做的事
徐峰,住在淮海村,江苏人,在上海已经住了五年了。徐峰平时做一些小生意。在得知村委会在严重疫情期间缺少防疫物资后,他主动为村委会免费提供了大卡车运行后勤,并出资购买了室外大棚为穿越志愿者搭建了避难所。
“流行病突然来了。既然我是中国人,武汉人民就是我们的同胞。如果出了问题,每个人都会一起承担。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我希望疫情能早点平息,大家都能恢复正常平静的生活。”他告诉记者。
我也应该站起来
吴,安徽阜阳人,上海西郊国际水果有限公司华新镇法定代表人,在上海辛勤工作15年。在关键时刻,吴看到一线工人在一线奋战,深深地被感染了,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企业人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他向上海华山医院和仁济医院的一线工作人员捐赠了水果。不仅如此,青浦区、金山区等基层单位也收到了吴捐赠的200多吨水果。
当被问及这种慈善捐赠的心态时,他笑着说:“我来上海这么多年,从最初的一个水果摊到一个水果店,然后发展成这样一个模式的小公司,都是社会给我的。”现在国家陷入困境,我也应该站起来,贡献我的力量来回报社会。”
我也应该发挥党员的领导作用
来自山东济南的尹是上海尚豪佳食品有限公司的清洁工。今年是他在上海工作的第八年。看到疫情没有好转,他果断地放弃了回乡,毅然前往他居住的白马塘党支部报名,并自愿参加渡江任务。
“我只是想为大家做点什么。既然有了这样的机会,我也应该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一切行动都应该听从村委会领导的安排。”简单的语言,有力的。
也有许多善意的新华社新成员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他们匆匆而来,匆匆离去。一些人送防护服和口罩,一些人送消毒酒精,还有一些人自己穿过护栏...虽然疫情还在继续,但这些不断送来慰问和防疫物资的人就像一股温暖的涓涓细流涌入防疫大潮,团结一致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