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0字,读完约5分钟
刚过8点,东夏村的沈阿姨带着她的旧衣服、旧被子、旧报纸和其他物品来到了“绿色小屋”。志愿者们帮助整理文章,衡量记录,扫描代码并打分...熟练地完成了一整套系统动作,沈阿姨得到了自己的现金和奖励积分。
这种结合绿色账户信用扫描的“绿色小屋”在石湖荡镇尤为流行,回收→销售→利润的新奖励模式逐渐成熟。
垃圾分类从“家庭投资”开始
“在我们每个房子的前面都有两个垃圾桶,干的和湿的。生活垃圾分为几类。每天早上,它都被村里的清洁人员收集起来。我们可以在这里得到可以回收的垃圾。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沈阿姨介绍了她平时的分类生活,并向她展示了可回收的垃圾。
除了在每户人家门口放置两个垃圾桶外,还要求“垃圾不分类就不要清除”,村委会工作人员还组织了一个志愿者小组,主要是党员、传单、布道...以“针对针”的方式将垃圾分类的概念渗透到村民中。
然而,村里的清洁人员经过“特殊培训”后,已被训练成为关键人物。每天早上收集垃圾时,他们会收集村民们分的垃圾。如果他们遇到粗心的错误,他们会上门来改正。“当初,村民们懒得做这一步。志愿者来到门口告诉他们什么是垃圾分类;然后清洁人员每天检查和监督。久而久之,村民们开始主动分类。现在,没有必要提醒他们。”东夏村委会主任陶告诉小松,除了有意识地对干湿垃圾进行正确分类外,村里这个“绿色小屋”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对垃圾分类的热情。
学习&创新和探索垃圾分类的新模式
这个“绿色小屋”是位于石湖荡镇东夏村的再生资源回收交易站。村民们可以把他们的可回收物品带到交易站,并给他们收取费用的奖励,同时给他们扫描代码的奖励。
“在城市,绿色账户主要针对城市居民的湿垃圾,它是一个定点扫描码积分。但是,这种方法在村委会是行不通的。”石湖荡镇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贾立平从事垃圾分类工作多年。她告诉小松,农村地区很广,村民们分散居住。如果村民们每天都来扫描代码,他们跑很长一段路是不现实的。因此,当绿色账户刚开的时候,村民们把开卡当成了一项“任务”,开卡后基本上没人用,这是没有意义的。
“只有提高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绿色账户,垃圾分类才能真正渗透到居民生活中,而不仅仅是一张卡片。“石湖荡镇社区服务中心”与其他村庄一起,开启了探索垃圾分类、唤醒绿色账户的“石湖荡”模式!
经过多次调查、优秀经验和基层研讨会...石湖荡镇石湖荡镇村委会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根据实际需要,在10个行政村的重要点设立了16个绿色账户点采集点,招募了收集绿色账户点的志愿者,并召开了绿色账户志愿者培训会,教志愿者如何扫描手机代码和注册账户。
这16个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是16个绿色账户点的收集点,石湖当在设置点时也是“因地制宜”。首先,全面覆盖10个行政村,并建立每个村。然后,根据村庄居民的分布特点,在面积大、人口多的村庄适当增加。例如,张庄村有三个点,东夏、东港、新源、金生村有两个点。每个交易点每周都有一个半小时的开放时间。村民们每周都会把收集到的可回收物带到现场,然后以特定的价格卖给第三方。志愿者在代码中扫描他们的绿色账户并得分。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农村的特点,石湖荡镇对绿色账户的积分兑换比例做了一些调整。由于居委会湿垃圾的日积分与村民每周一次回收垃圾的日积分不同,商品交换积分也相应降低。“我们还是要立足于农村实际,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用这种扎根的方法,使垃圾分类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贾立平告诉小松。
绿色账户活跃,村民的意识提高
“每周三上午8点是东夏村交易站的开放时间。当村民们起得很早的时候,我就得早点到!”志愿者告诉小松,他们通常要在早上7:30左右开门,之后,许多村民会早早地在门口等候!
小松在交易站站了一会儿。仅仅五分钟,几个阿姨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带着她们的旧衣服、锅碗瓢盆。“过去,这些东西都堆在家里。现在很好。它在周三被分类回收。这里的价格既合理又方便!”东霞村的季阿姨很高兴地接过了她卖可回收物所得的奖励,并把绿卡交给了志愿者。“你看,不仅有现金奖励,而且还有扫描码点和交换礼物的隔壁。”
接下来,东夏村的绿色小屋也将成为“酶作坊”,这将使家中的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过去,每个人的垃圾都是混合在一起扔的。现在它将被分类。像被子和旧衣服一样,你可以回收钱来获得积分。点数也可以换成油和米。村民的积极性提高了,有利于垃圾分类工作。这一发展也激活了绿色账户。”贾立平告诉小松。
今年8月1日起,“回收→销售→盈利”的新模式正式实施,石湖荡镇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逐渐增强。据统计,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石湖荡镇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不仅实现了绿色账户的全覆盖,而且农民绿色账户的活跃率也从月初的35%跃升至60%,并且仍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