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64字,读完约2分钟
日前,记者从《松江人文大词典》第四次编纂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自今年6月开始编纂以来,各科词条收录已初见成效。预计参赛作品的征集和评选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松江人文词典》第一卷将于2020年正式出版。
《松江人文辞典》是由松江人文与创作学院创造性地策划、协调和合作的。估计有8卷250万字。它分为23个子科目,如文学、戏剧、民间艺术、音乐和舞蹈。一批松江知识分子,如欧岳、吴继盛、卢春彪等,参与了《松江人民词典》的编纂工作。
为了拓宽编撰团队成员的文化视野,思考和总结编撰内容,编撰团队成员赴浙江余姚调研。余姚几千年来不断传承的历史、络绎不绝的名人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将会给编委会成员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此外,学习余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人文化发掘、考古和文化展示等方面的成就。,也可以为松江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推进“人文松江”建设和推出“上海文化”品牌提供许多参考。
《松江人文大词典》执行副总编欧岳就词典编纂进展情况做了主旨报告。欧岳介绍说,词典编纂工作自启动以来,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效,取得了初步成效。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完成演讲稿的征集和评选工作,为下一步的修订和补充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会议上,上海字典出版社历史地理编辑中心主任王生亮应邀专门询问了《松江人文字典》的编纂脉搏。王生亮,现居松江,从事辞书编纂工作三十余年,参与编审辞书80余部。他指出,《松江人文词典》作为我国第一部以人文主题形式编纂出版的大型工具书,将发挥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早期阶段的条目收集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确保没有遗漏条目,并对它们进行深化和细化。
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区文联主席、《松江人文辞典》执行主编卢俊表示,每一位参与者都应该发扬“词典编纂者”的精神,努力把前人和现在的人留下的文化财富留给子孙后代,为松江的建设做出精彩的贡献。据军队介绍,《松江人文大辞典》全面编纂出版后,松江人文创造社将充分利用丰富的学术资源,对上海的根史和现代文化进行深入开发和多维研究,为松江人文建设留下一批可以传承、代代相传的精神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