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28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曹泾镇海渔村村民张大美,献血26年,38针,7600毫升,再次主动报名“自愿献血”,并决定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逆行”献血。
桌上放着22份方形的薄薄的小册子,是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卡。现在有统一的大红色封面,也有更长和罕见的蓝色封面。每本小册子都详细记录了血型、献血时间、血量和其他信息,并概述了无偿献血者的爱情历程。经过26年的堆积,它们有了现在的厚度,这是与《热血沸腾》相关的故事的最好见证。
1993年,于海村村民张大美第一次来到献血站,捐献了200毫升“热血”;26年后,她的个人献血量达到了7600毫升。在今年漕泾镇的无偿献血活动中,她再次主动报名参加了两次注射献血。据估计,个人献血量将达到8000毫升,这大约是两个成年人的总血量。
据报道,总自愿献血量为8000毫升的献血者可以获得国家献血奖,她的奉献影响了她的家人和同事...
“过来,一定要提供!”
59岁的张大美是于海村最早的献血志愿者之一。张大美仍然记得她第一次献血的经历。1993年12月,通过海报,她了解到许多病人急需救命的血液。当时,很少有人有义务献血,但她在村里积极报名献血。后来,同意献血的同事来到漕泾镇献血站。
因为这是第一次献血,轮到她献血的时候,她吓得跑不动了,但仔细想了一会儿后,她鼓起勇气带头说道:“姐妹们,快来,这血,我们一定要给它!”然后,我们在“第二入口”献血站见面,张大美给第一个人注射了200毫升“热血”。问问她当时的感受。她笑着说,她什么也没感觉到,她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因为这是第一次献血,她当时还是有点紧张,但是她非常激动。
“只要条件允许,我想一直给它”
“明年我就60岁了,我可能不能献血,但只要条件允许,我想继续献血。”张大美遗憾地说道。头两年,镇红十字会带张大美参观了上海青浦的福寿花园。参观后,张大美热血沸腾,产生了捐躯的想法:“我希望我死后,我的身体还能为社会做些贡献!”
去年10月,张大美主动联系上海市红十字会,申请填写《上海市遗体(角膜)捐献登记表》。今年2月19日,张大美的丈夫因病去世。她积极响应镇上“改变风俗习惯”的号召,决定简化葬礼。“我不能给社会添麻烦!”她忍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礼貌地拒绝亲友来看望她的慰问,建议离家的亲友不要回家,简单地为丈夫操办丧事,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并应对新的风俗变化趋势。
“跟上她!”“帮助别人是我最快乐的事。”
她的行为被她周围的朋友和同事所传颂,成为一个著名的故事。受张大美的影响,她周围的人也说他们应该尊敬她!每年三月,他们都会问她:“什么时候献血,记得给我们打电话!”谈到身边的朋友,张大美充满了自豪:“我身边有4个朋友,每个人都捐了4000多毫升的血。”
同样,张大美所做的一切都对儿童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妈妈是献血‘积极分子’。虽然今年很特别,但我不能落后!”在母亲的感染下,长子路捷和他的母亲于今年3月9日报名参加了献血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对我来说,帮助别人是我最快乐的事。”这是“献血者”张大美在《被采访》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疫情无情,热血沸腾”,欢迎您致电预约无偿献血。
金山区献血服务热线:57953013;5732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