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60字,读完约9分钟
《关于推进金山区新一轮新型工业化改革成为“上海制造”品牌重要承载区的实施意见》近日出台,明确了主要目标和重点改革任务。过来看看!
金山区推进新一轮新型工业化改革
关于争创“上海制造”品牌重要承载区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出“四个品牌”的决策部署,按照“两区一堡”的战略定位,力争成为推出“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在总结第一轮新型工业化改革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引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坚持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
坚持结构优化和强势优势相结合
坚持创新驱动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主要目标
近期目标
■工业能源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亩产量的增加,制造业的规模、能源水平和质量效益都有了显著提高。
到2020年,各工业园区工业能源水平将明显提高,单位土地产值达到38.4亿元/平方公里,单位土地税收达到2.8亿元/平方公里,工业园区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92%。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以环境理论为英雄,严格执行环保准入标准,推动制造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形成绿色生态的空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到2020年,四大产业集群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占四大产业集群产值的80%,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40%。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8.5%。
■绿色发展明显加快
谈消耗能源英雄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到2020年,全区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210.12万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增加值能耗和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6%和17%。与2015年(0.124吨标准煤/万元)相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0%。
■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要讲效益讲英雄,不断增加科技资源供给,增强区域创新活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产业发展。
到2020年,全区授予发明专利数量将达到2400件,创新创业特色基地将增加到10个,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450家,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将增加到100家,财富500强企业地区总部将增加到2家,财富500强企业投资企业将增加到40家。
长期目标
到2025年,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将显著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将继续深化,行业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将显著提升,资源环境友好度将不断提升。它将成为推出核心技术“上海制造”品牌、把握产业链关键环节、占领价值链高端、引领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承载区,成为上海“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
关键改革任务
■工业园区的工业能源水平改善行动
按照“亩产量英雄”、“环境英雄”、“能耗英雄”、“效益英雄”的优质发展要求,遵循“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建设标准,结合区域产业布局和各园区产业定位,积极引导园区内传统优势产业规模以上的先进制造业和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产品升级。把握产业发展的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快金山二号工业园转型发展的深度调整,以安全环保为前提,以产业高端化、高科技化、高效化发展为导向,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研究规划建设中高档原料药绿色生产基地和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 构建未来新的产业体系,成为上海工业园区整体转型和工业经济优质发展的示范园区。
到2020年,工业园区工业能源水平提升基本取得成效,各项转型稳步推进,二工区新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到2025年,工业园区工业能源水平取得显著成效,各项改造基本完成。第二个工作区已成为高端原料药的领先绿色生产基地和转型发展示范园区。
■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行动
围绕金山现有传统产业结构,围绕质量、效率、质量提升,优化提升传统优势制造业。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机械设备、精细化工、食品加工、服装等传统优势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实施设备和装备的智能化改造,加快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转变,加快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区域传统制造企业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振兴一批老品牌企业。
到2020年,转型升级取得基本成效,传统优势产业基本普及智能制造和现代生产流程。
到2025年,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传统优势产业智能设备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率达到领先水平。各行业重点培育2-3家规模大、驱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引领市场业态新模式。金山已成为振兴传统产业老品牌的主战场,成为上海传统产业智能转型的新高地。
■企业创新能力促进行动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管理能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增强对创新活动和产业价值链的引领和控制力。以制造业个人冠军示范(培育)企业为标杆,深化中小企业“专业化、新颖化”和“隐形冠军”培育,打造一批在国内外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小巨人”企业。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和新R&D机构,推动建立多家市级企业R&D载体。推进长江三角洲科技城、湾区科技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到2020年,企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企业450家,专业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
到2025年,产学研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隐形冠军”,拥有600家高科技企业和200家专业化、专业化中小企业。金山已成为上海推出新兴产业新品牌的主战场,成为长三角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人工智能产业整合发展行动
结合金山区的产业特点和需求,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的整合和发展。注重基础能力提升,加快建设高智能的下一代互联网、高速、大容量、低延迟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普及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鼓励制造企业建立全过程、智能化的生产管理和保障体系。创建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增强人工智能指导下的人机协作和企业间协作的R&D、设计和生产能力。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进四大产业集群和人工智能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建设示范“智能工厂”,推广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等智能设备应用,形成智能化、柔性化生产模式。
到2020年,智能基础设施将基本完善,企业智能R&D和生产能力将提高,1-2个示范“智能工厂”将建成,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柔性显示器等产业链将进一步完善,产值比重将显著提高。
到2025年,四大产业集群将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形成无人机、智能机器人和柔性显示器的完整产业链,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品牌。
■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水平提升行动
聚焦R&D创意产业、节能环保服务、检验认证、软件和信息服务、大宗商品交易服务、供应链管理、专业维护和售后服务、职业教育和培训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增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效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推进国家石油钻采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质检总局化学安全研究中心建设。提升和扩大心悦物流交易平台、化工交易中心等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平台的能量水平和规模。
到2020年,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作用将显著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和高端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基础,以相关生产性服务平台为支撑,占据价值链高端的产业发展结构。
到2025年,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将显著提高。围绕数字经济新发展趋势,新培育一批提供交易、培训、金融等服务的功能平台,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生产性服务平台。
■投资促进体系和机制改革以及有针对性的投资促进行动
按照上海市整体招商制度的相关要求,促进整体招商机制的有效实施。根据产业定位和空布局,加强产业布局中的整体招商,研究落实异地招商机制,推动相关有限资源向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倾斜,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建立区级大规模招商模式。针对产业链、技术链、市场链和品牌链,对特定区域、行业和对象进行精准招商,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围绕新展示、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努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项目,以“引进一个大项目,集聚一批好项目”,加快从一个企业到一个产业的突破,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建设。
到2020年,招商体制和机制改革基本完成,战略招商、精准招商和专业招商能力进一步增强。
到2025年,完善投资信息正常对接机制,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促进服务网络,形成全地区协调的大规模投资格局。
■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行动
围绕“亩产量英雄”、“环境英雄”、“能耗英雄”、“效益英雄”,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探索建立土地利用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和土地退出机制,重点关注工业和仓储用地,增加闲置和低效用地持有成本,继续推进集中建设区外工业用地减量化和二次开发,研究建立闲置土地退出机制和“二次开发”机制,探索建立低效用地退出机制。探索委托工业园区公司统一管理闲置厂房的运营模式,规范闲置厂房的二次租赁。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提高企业在污染治理和污染治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双控”,建立能源预算管理制度。
到2020年,进一步完善分阶段实施土地绩效评估的控制措施,完善和优化闲置工业厂房二次租赁管理措施。
到2025年,形成完善的土地收储、二次开发和低效退地机制。污染和能耗控制能力达到先进水平,确保完成上海下达的污染和能耗控制目标。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加强财政和金融支持
加强对发展因素的保护
巩固人力资源的支持
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