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7字,读完约2分钟
5月11日,以“舞龙与舞蹈,春风呼唤绿色增添新色彩”为主题,泸乡小白龙文化传承暨长江三角洲传统舞龙表演与评价在泸乡镇举行。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九面龙神舞蹈队轮流在各地展示“龙”文化,而国内非遗产专家则专注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传统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据介绍,此次活动中所讨论的“小白龙信仰习俗”文化是泸乡镇百年历史文化的现实遗存。经过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它已经形成了崇拜、游行、舞龙等多种表现形式。这反映了当地人民对好天气、幸福与和平以及和平生活和工作的期望。近年来,在各方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挖掘下,“小白龙信仰习俗”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并于2011年被列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突出标志。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相近,联系紧密,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具有自身特色的“龙”文化也在这片相邻的土地上生根、发展、影响和共存。
参与演出的浙江奉化布龙文化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有影响的代表性舞龙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江苏昆山舞龙文化以其丰富的动作变化、优美的动作和丰富的技艺,被列入2016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安徽舞龙源于汉代,是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将舞蹈、武术、花鼓、灯笼等艺术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教授认为,长三角地区的龙文化既有共性,又有独特性。“特别是一些舞龙文化已经融入到当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使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陈对说道。
活动现场还设立了文化展和非遗产展览区。嘉兴市金山区的咸蛋制作、土布贴纸制作、炉花画、年糕制作、新仓西瓜灯、大云荣熙花画等毗邻嘉兴区的专项工程,通过民间手工艺大师的现场展示,让市民和游客领略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悉,此次活动是2019年金山区农村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文化艺术节活动的重点是深入挖掘金山民俗文化传统,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文化,开辟公共文化资源为农村“最后一公里”服务,增强农村人民的文化获取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