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4字,读完约4分钟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商品博览会圆满落幕,作为虹桥商务发展区的嘉定江桥镇承担了改善博览会重点区域市容环境的艰巨任务。
结合入园保证,我和我的团队成员深入一线,通过暗访、座谈研究、专题研究等方式,了解城市管理的难点和难点。,以确保进入世博会成功举办,并展示良好的城市管理形象。
城市管理执法得到完善,街道控制得到优化
区城管执法局党委副书记、局长
执法大队队长王瑞民
华江路贯穿嘉定区江桥镇和闵行区华草镇,江桥镇全长4公里。万达广场商圈、北虹桥时尚公园和许多大型住宅区分布在华江路沿线,人群密集,商铺众多。
去年,道路大修后,相关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此外,通过长期管理和专项整治,基本消除了沿街摆摊、跨门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但是,沿路仍然存在一店多招的现象,店招设置不达标,影响了道路的整体风格。
小商店招牌的管理不好?
在我看来,我们只能听到真相,掌握真相,然后通过彼此交谈和从所有者的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在每次不事先通知的拜访中,我都会和街上的商人聊天,他们大多数都很通情达理,外表明亮,生意兴隆。然而,每个人都担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头",不愿主动整改,没有人想成为第一个。毕竟,越来越大的招牌越来越抢眼,这可以吸引更多的生意,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赚更多的钱。事实上,理解商人的“小算盘”并不难。
因此,我建议江桥城管中队找出店招的依据,明确标准,要求镇上给予资金支持,统一设计和制作沿线商店的店招,对不符合规范的进行整改。同时,在执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服务宗旨,注重方式方法,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的道路环境。随后,根据世博会的要求,华江路沿线的155家店铺进行了统一整改、设计和制造,使道路焕然一新。
在调查中,我觉得这些沿街的店铺虽然规模很小,可以说是真正的“小微企业”,但集沙为塔、手拉手为拳,不仅在市民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促进商业环境不断优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嘉定城管应在服务发展中充当“营业员”,为推动商业环境下的“配送服务”改革提供重要的服务支持。
一是加强“智能城市管理”建设。利用“光明工程”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探索“非接触执法”模式,加强商店、企业等基础数据的准确整理,探索远程取证、固定和识别模式,同时加强大数据分析,强化主动治理和系统治理,减少“硬打击”执法。
第二,扩大“双重随机性和一次披露”的适用范围。抽查检验人员,抽查检验对象,检验结果向社会公布。逐步推进到企业市场的整个领域和全过程的主要问题,包括沿街店铺,并且责任可以追溯。
第三,探索运用联合惩戒机制。目前,我局一般案件实行“双公示”制度,在市局案件公示平台和上海市信用信息平台公示,并包含行政处罚失信信息。对于拒绝履行职责的当事人,应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将其列入法院“黑名单”,这将大大增强执法的震撼力。例如,对于跨门经营,应探索建立城市管理执法的诚信管理体系,提高失信程度的分级标准,对屡劝无效的跨门经营业主采取“失信惩戒”的手段,使其“一地受罚,时时约束,处处约束”。
第四,加强共建、治理和共享。依托属地协调优势,整合各方力量,强化执法合作、信息共享和双向通报机制,建立和完善鼓励社会自治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机制。在华江路这样的街区,将建立“道路管理委员会”的自律组织,形成城市管理路段长度、商户道路管理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等多层次的治理体系,形成“自治+共治”的格局。
目前,我区已建成266个城管社区工作室,实现了100%的社区覆盖率,创建了50条“精细化管理示范路”,建立了“集中受理、及时反馈、跟踪监督”的工作机制。
截至今年10月底,投诉中心共受理城市管理执法投诉6566件,同比下降29.1%。
通过调查和走访,我深刻地感受到,要实现城管执法的精细化,应该多听多听,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变“被动处置”和“单一执法”为“主动治理”和“系统治理”。下一阶段,我局将牵头组织各种专项调查,摸清底数;优化服务模式,统一执法标准,明确流程;依托“智慧城管”,转变执法观念,提高执法效能,实现目标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