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38字,读完约9分钟

风景名胜、园林植物和文学习俗是城市文化记忆的延续。嘉定有着悠久的园林历史,有许多古树名木。改革开放40年来,嘉定在美化环境的基础上植树造林,一幅“城市在林中,道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绿色图景正在慢慢展开。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伴随着无数嘉定人成长的公园:古一花园、回龙潭公园、秋霞铺公园、嘉定儿童公园、六合营……都与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蔡从1956年开始在嘉定从事园林绿化工作,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一个拥抱绿色的“生态城市”。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人员档案

蔡于1934年11月出生于福建福州。1956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学校,分配到嘉定县农林局,后在县(区)园林绿化管理处工作,担任高级园林工程师。长期从事园林绿化工作,负责建设嘉定回龙潭公园和嘉定儿童公园;参与建设南翔古彝园(一期)和嘉定秋霞浦公园(一期);参与筹建六岛旅游村、六合青年营和鲁艺术学院;他还负责上海国际赛车场的绿化规划。蔡获得了国家绿色奖章。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挂在大门口,由张爱平将军题写的回龙潭花园的名字至今依然光彩夺目。门口的元代石狮、公园里的宋代万佛塔、明代的冯云、清代的鸳鸯厅和朱华厅,至今仍在一扇扇百叶窗前固定着...只要天气好,住在回龙潭公园附近的蔡总会去那里散步,那里有她青春的回忆。"我过去种的树苗现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蔡与回龙潭公园之间的感情无法用三言两语来解释。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40多年前,蔡参与了它的创建。“回龙潭存在于数百年前,但在当时它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公园。”20世纪70年代是嘉定园林建设的转折点。1976年6月,经嘉定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投资30万元,在后黄碑、葛博士私人住宅、鹰钩山、回龙潭周围的公共绿地上建设公园。“在公园开放的那天,龙歌的徐星,甚至太仓路都有游客前来‘打滚闹事’。”公园的开放给物质匮乏时期的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亮色,以至于每天休息日公园都人满为患。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嘉定人很有文化,这也促使我们在园林工作中重视文化传承。”1976年,回龙潭一期工程建成后,歌唱平台从闸北塘沽路第二小学(原湖北前叶会馆)迁来。舞台结构恢复原样,文昌阁和魁星阁得以修复。考虑到回龙潭公园是一个群众公园,蔡在植物配置上基本采用了公共绿地的风格,并铺设了一大片草坪。二期工程将有更多的文化景点,造园者将把宋代的万佛塔、元代的一对石狮、明代的岳云峰、清代的“义安堂”和“朱华堂”移至公园,既保护了珍贵的历史文物,又增添了许多景观,使回龙潭具有江南古典园林的格局和风采。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嘉定园林绿化建设在经历了多年的停滞后,逐渐走上了发展的轨道,嘉定儿童公园、秋霞铺公园一期修复工程、六合风景区等项目相继启动。进入新千年,嘉定的园林绿化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古银杏园、玫瑰园、陈家山荷花公园、贝加郊野公园等公园相继建成。"正如总书记所说,‘青山是金山银山’!"一位见证嘉定花园40多年发展的老人传达了无尽的惊喜和感受。据了解,嘉定目前已建成93个公园,其中聚源北水湾遗址公园、海山文博园、西门文化公园、嘉宝生态园、秦家园等5个公园将在“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在上海的五大古典园林中,嘉定有两座:明代的古典园林——秋霞浦公园和古驿花园。然而,由于长期的忽视和失修,解放后秋夏堡公园的建筑遭到破坏,庭院荒芜。在十年的动荡时期,秋霞铺公园变成了一个校办工厂和养猪场,整个花园几乎被摧毁。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197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回到家乡嘉定,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回龙潭、秋霞铺公园和古怡花园。蔡和等一批园林绿化工作者都清楚地知道——“对于秋霞铺公园,虽然胡老嘴里没有说清楚,他却美其名曰‘古驿园’已经建成,我相信秋霞铺公园一定会做得很好。"为此,嘉定花园部门立即采取了行动。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修复秋霞圃,重在‘福’字,恢复其原貌."蔡回忆说,在开工建设之前,有关部门查阅了《清光绪嘉定县志》、《夏秋简史》等史料。“1962年,我们有幸拥有了一份由市园林管理局绘制的秋霞浦公园的规划图。秋霞铺公园的老店基本上都在那里!”然而,被摧毁的建筑轮廓的概念仍然模糊不清。因此,维修团队邀请了内部人士、专家、老前辈等“老古董”,并举行了几次会议展示相关材料。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与其他园林相比,秋霞浦公园与其他园林的区别在于“秋”这个词。蔡认为,在古代园林中种植树木不仅是为了绿化,也是为了“绘画”。这些都可以从邱家堡公园原有的“夏秋”风光中看到,比如银杏、黄杨木和榆树。为此,等人还合理种植了李、石南、分蘖等观叶植物,并增加了南天竹、龙眼等适于秋季观赏的地被植物。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仅仅过了17个月,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就对秋霞铺公园进行了修缮和表扬。“他说,‘对秋霞浦公园的修缮,评价只是一个词!’回忆起这段历史,的脸上仍然充满了兴奋:“过去,他所参观的园林都是非常重要的,苏州的许多园林也不例外。没想到陈教授一来就夸我们。”至此,江南一座芳香四溢、树木葱茏、秋色缤纷的名园已回归公众视线。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20多年后的2002年,同样的秋色不仅锁定在秋霞公园。嘉定街随处可见银杏和桂花。“绿色项链”戴在环河两岸,在一片休闲的绿色空间里,可以听到孩子们的阵阵笑声。正是在这一年,嘉定区通过了上海创建园林城市的验收,形成了以“古树、古园林、古城、环城绿化带、一镇一园”为核心,以主干道和河道绿化带为基本框架,景观与生态效果相结合,城市绿化与城郊生态公园相融合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新型绿化格局。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当第一缕晨光划破黑暗时,清脆的鸟鸣奏起嘉定的晨歌,走上街头。常青的樟树、高大的泡桐和每隔几百米的公共绿地穿过它,就像在一幅城市油画中...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从空往下看,嘉定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植物覆盖。

数据显示,仅2018年上半年,嘉定新增绿地就达到28万平方米。改革开放后,嘉定大力建设绿色空间,拓展绿色空空间。这么大的事,对于蔡年轻时的,他想都不敢想。

" 1978年,嘉定镇道路狭窄,公共绿地少,绿地面积73.18公顷."蔡回忆说,为了让市民有一个放松的地方,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绿色”,有时甚至几平方米都不放过。1959年,蔡和他的同事完成了嘉定第一个公共绿地——清河路登龙广场的绿化工作。“这个地方当时也叫人民大会堂前的绿化处,面积只有8100平方米,没有现在的紫藤公园大。”蔡笑着对说道。然而,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罕见的“小幸运”:市民们很早就在那里锻炼,在人民大会堂看电影的人们从这里进进出出,许多年轻夫妇在那里分享他们的情感。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时光飞逝,登龙广场不再是人气的首选。“公里,一个湖,一百米,一片森林,河流和湖泊,芳香的鲜花遍布城市……”这里有许多绿色植物,但并不凌乱,整体的自然环境是错落有致的,有适当的密度。在嘉定新城,绿色元素被标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西北城市周围的林带就像一条“绿带”,整个新城被绿荫和绿色屏障所包围。在冬天,林带是一个屏障,防止灰尘和噪音,阻挡冷风;在夏天,这里可以形成一个“小气候”,使人感到凉爽舒适。元香湖与合香潭、绿竹池等17个湖泊串联,宛如镶嵌在其中的水晶珍珠。河流中有湖泊,湖泊中有岛屿。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石岗门塘位于伊宁路南侧,是嘉定新城中心区的“人工湿地”。从裕民南路往西,沿着石岗门塘,一条步行通道蜿蜒穿过河的两岸,走在中间,郁郁葱葱的树木映入眼帘,耳朵里充满了悠扬的鸟儿。近年来,嘉定增加了许多新的社区公园。这些利用土地“剩余部分”建造的公园虽小,但它们是“全方位的”,有设备齐全的健身步道、休息亭和步行走廊。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今年夏天,嘉定人有了另一个选择——去城市周围的人行道上挤挤马路,吹吹河风。宗福根,生于1940年,从小就住在塔城路,小时候和朋友在城墙上玩耍和打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宗福根在小径上踱步,走到梅苑小区时,他停在一棵六层的白桦树下。他深信这是响应五六十年代“绿化祖国”号召的产物。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事实上,在嘉定被确定为科研卫星城后,嘉定提出了“绿色项链”的构想,在环城河两岸广泛种植,并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其改造成环城绿化带。

当时蔡还负责编制嘉定环城公园的规划。“地址选在颖园宾馆附近,地势起伏,两边有果园、竹林和杂树林,被拆房屋较少。更自然的环境符合建设公园的条件。”但是,让蔡无奈的是,这个方案草案本来很容易起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没有实施。

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直到21世纪初,“绿色项链”才最终形成。“晚施工总比晚施工好。建成后,环城绿化带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绿项链上有13颗珍珠,如桂花园、紫藤公园和古城墙公园,它们也为今天的环城河小径奠定了基础。”蔡笑着对说道。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从“绿色项链”到“百米一林” 她见证了嘉定的崛起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9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