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41字,读完约3分钟
如何解决居民工作的“最后一英里”问题?如何让数据跑得更多,让群众少跑腿?......嘉定是第一条打破传统政府服务壁垒,利用大数据信息平台,让人们享受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移动服务新模式的街道。
新城路街道辖11个社区和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6万人,为居住聚集区。据统计,街道社区事务接待服务中心有8个营业窗口,平均每天接待350人。自2014年以来,中心实现了社区事务的“一站式受理”。目前,95%的社区个人政务由全市处理,99%由一个窗口处理,全年100%由一个窗口处理。
大规模调查访问产生的新型“移动办公”
随着“全城市管理”和“一个网络管理”的全面实施,新城路街道已经调查走访了12个居住小区,解决了居民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调查和走访过程中,街道发现社区现有的固定延伸服务点效果不显著。经过分析,发现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管辖范围小,建立一个网站的成本高。新城路街道占地仅5.14平方公里,在社区设立12个固定延伸服务点需要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成本太高。
二是业务范围广,人力配置困难。中心有178个个人事务,培养一个精通业务的“全科医生”需要半年多的时间。如果中心工作人员驻扎在扩展服务点,则中心窗口的工作人员将部署不足。同样,房屋委员会亦会安排特别人员设置窗户,这亦会导致房屋委员会人手不足。
第三,需求相对较小,效果不明显。从中心的日业务量来看,如果分散到12个延伸服务点,日业务量可能只有两三个,意义不大。
“移动办公室”打造15分钟社区服务圈
针对以上问题,中心最终以社区事务“移动办公”的新服务模式将延伸服务融入社区。该中心的工作人员每月定期向居民提供个人政府服务,包括网络电缆、计算机、读卡器、高空摄像机和打印机,以便“群众跑腿,而不是店主”。
自去年9月以来,“移动办公室”已在新城路街推出。全市169项业务中,已清理出8条主线17类34件可现场办理的个人事务,通过上门服务的形式,成功构建了15分钟社区服务圈。
开始聚焦个性化服务。根据服务人群的不同,梳理了各年龄段相应的业务内容和民生政策,如老年退休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长期护理保险、妇幼相关计划生育保险等。成立对外宣传工作组,制作以老人、中年人、年轻人、妇女和儿童为重点的服务菜单,通过电子显示屏、宣传栏、讲座等宣传形式,为社区居民“点菜”提供便利。
实施定期约会。充分发挥社区事务中的“店主”精神,全面梳理各居住村的服务计划,每月定期在各居住村轮流办理业务。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我们将预约上门服务,居民将通过社区直接或间接联系街道事务中心预约服务项目,为居民办理社区事务提供人性化服务。
对员工进行在职学习。根据“移动办公”的服务需求,探索实施小区社工值班看学校的模式,通过社区中心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中心看学校小区社工等互动交流,加快基层移动办公服务队伍的培训。自“移动办公”推出以来,该街道已在乐嘉、渤海、艾利舍、新城等居住小区开展了34次移动服务,接待咨询381人次,办理业务436人次。
自“移动办公”推出以来,原有固定办公服务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固定”与“移动”相结合的新型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更有利于满足目前不同居民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