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7字,读完约4分钟
一切基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重视“人民”的感情,让群众有更多的收获和幸福,是全体干部和群众的共同愿望。
在大规模调查走访过程中,嘉定新城(马鹿镇)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关注群众的“燃眉之急和隐忧”,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它不仅走进了田野,也走进了群众的心灵,把大规模的调查访问作为寻求事物的基础和实现事物的途径。
在调查和走访期间,许多村民反映,大多数村委会办公室相对独立,因此他们上班时要跑很远的路,做事的理由也要重复。如果干部外出出差,村民们经常因为找不到人而不能做事,所以他们不得不多次去村委会找人。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嘉定新城(马鹿镇)基于大规模调查走访中收集到的群众声音,经过反复论证,启动了村两委的公开办公工作。两委班子成员和一线相关人员从原来单一的办公室中走出,在一个集中办公的地方接待群众,处理问题,直接与群众见面,为干群关系提供了一个情感交融的区域,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服务效率。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和改造,最近,贾凡村的两个委员会的成员和工作人员搬到了一个“大同店”集中工作,让村民可以进入一个门,做任何事情。
外国人王福江(音)打算给女儿王健丽(音)一张农民工子女的居住证。她一进村委会,就被工作人员拦住了。“你不用上楼,在这里做吧!”。王福江把材料提交给了村干部。过了一会儿,所有的手续都办好了。按照以往,他必须先找到村里的人口干部。人口干部核实信息无误后,他拿着盖章的材料去村教育干部处办理相关手续。现在不需要来回跑几个办公室,非常方便。
从楼上到楼下,从分散到集中,干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群众可以进门、找人、办事情、说话。虽然下楼上班只减少了几步,但这不仅是与村民的身体距离,也是心理距离。
北关村党支部书记沈伟说:“只有靠下才能做到。下楼后,村民们一眼就能看出村干部在忙些什么。如果遇到工作人员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直接找村干部协调解决。”村干部在村民的眼里是“晒太阳的”,他们随时接受监督。村民们的赞扬也越来越多。
北关村领导关爱之家的负责人赵红说:“村里的付款凭证需要几个领导签字。过去,需要几个办公室来签署凭证。现在开放式办公室已经实施,村里的组长们聚在一起,审核和签字就方便多了。如有问题,可直接交流解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公开办公还能使两个村委会之间、两个村委会之间、条条之间的信息及时沟通,工作中相互监督,没有推诿扯皮、拖延时间等问题可藏。务实转变作风已成为各村的常态工作,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
在“下楼”上班的同时,各村也相继推出了“增值服务”。村庄在城镇要求的“标准行动”中增加了“可选行动”。如“亮牌工程”、党员示范岗、值班交接班制度等,不仅形成了各村特色的服务体系,也使群众意识到两个村委会成员角色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
其中,“告知人们去哪里的服务机制”让村民们非常满意。过去,当我在值班时,有时会被告知相关人员不在,但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现在,“行踪卡”已经贴上,村干部的行踪一目了然。
任命制度将使更多的人受益。最近,上海山本工业仪表电气有限公司成为该系统的早期采用者。在办理工业项目准入申请表之前,公司约见了两名村干部,负责相关审核。搬运当天,两名村干部在大同店等候企业负责人,整个搬运过程非常顺利。过去,企业要先向村里的企业干部提交材料,经批准后,由书记审批确认。一旦有一个村干部不在村委会,他们至少要竞选两次。
思考群众的想法,关心群众,满足群众的需要,是大规模调查访问的主要任务之一。站在群众的角度,设身处地,让大规模的调查访问成为政府与基层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嘉定新城(马鹿镇)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缩短两个村委会成员与村民之间的距离,使村民工作更加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