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69字,读完约3分钟
住在南翔镇的市民最近一次次开心起来:在路时代广场,区内第二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我的贾自修室”开业了,这是他每天下班的必经之路;上周,他只花了80元,就订了一张《老舍五部曲》的票。这部戏剧将于11月在保利大剧院上演,由著名的林兆华导演;他还通过“文化嘉定云”了解到,国庆前夕,南翔老街云翔寺广场有一个小型的笼文化展览京剧庙会,于是他用手指帮爱听京剧的母亲报名...“你可以把门推开,享受这种文化。大餐,真方便!”
近年来,嘉定通过增加文化设施、打造文化品牌、优化供给结构,增强了文化氛围,逐步提升了软实力。明年,嘉定将迎来800岁的县城。从嘉定南水关到吴中第一孔庙,再到法华塔和谯周老街,嘉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嘉定在传承文脉、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元素。
截至6月,嘉定区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已达56.15万平方米,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约0.36平方米。文化供给结构的优化使得嘉定人可以通过“推开门”享受多元化的文化大餐。在新的加图博物馆、韩天衡艺术博物馆和保利剧院成为“净红色地标”后,中国第一个博物馆综合体“海上文博花园”将于明年初开工,竹雕博物馆的扩建和法华里项目等区级文化设施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此外,100个人民书店、113个农民书店、6个农民工电子阅览室、16个企业共享的移动书店和5个24小时智能图书馆扩展到农村、社区和军营的每个角落。
一个城市必须同时拥有“财富”和“文学精神”。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愤怒”,这也是嘉定从容走向未来的基础。如今,嘉定竹雕和鲁艺术学院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品牌。近年来,嘉定成功举办了马陆葡萄节、南翔小笼子文化展、孔子文化活动周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弘扬了嘉定传统文化,增强了区域文化影响力。同时,作为中国第一个无线城市,嘉定的文化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嘉定区发展的新亮点。东方汇谷、中广国际、南翔智迪影视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新型文化产业建设加快推进。
让文化之风吹向每一个人,嘉定在优化文化供给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九月底,保利剧院将庆祝其三岁生日。近三年来,保利剧院已有200多个演出团体和17000多名演员登上舞台,60多万人进入剧场,近60%的观众成为“回头客”。即使有文艺界的“大咖啡”和“大人物”,保利也将每场演出出售10%的门票作为公益门票,惠及3万多观众。渐渐地,嘉定人进电影院和进电影院一样普遍。
为避免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的“一刀切”配置,嘉定率先尝试建立中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并根据不同的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和区、镇、村老年人比例,实施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目前,区文化中心、嘉定镇街道文化体育中心等公共文化机构已完成iso9001服务体系认证。未来,市民将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和令人满意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