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80字,读完约7分钟

作为上海第一批设立临终关怀病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嘉定区颖园医院临终关怀部开始从零开始探索姑息护理的新工作。在过去的五年中,他们已经治疗了300多名患者,其中大多数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和特殊工作,颖园医院临终关怀部用爱和技术点燃了临终关怀的灯塔。

嘉定这里有“爱”最好的模样

临终关怀部门的医务人员正在检查房子。李华成的照片

如果生命的尽头是一条黑暗的隧道,让人心生恐惧,那么嘉定区颖园医院的安宁病房,十张病床,五年的努力,用爱点亮了生命最后一英里的温暖之光。

很少有人听说过这个远离市中心的社区医院,但自2012年以来,颖园医院成为上海第一个设立临终关怀病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主的“临终关怀病房”从零开始在这里建成。这里的医护人员伴随着生与死的分离,努力拓展临终关怀的内涵。

嘉定这里有“爱”最好的模样

从零开始探索临终关怀

嘉定区颖园医院临终关怀部的工作人员为老人进行了身体检查。魏源的照片

树沟路400号有一栋白色外墙的小楼。一楼右手边走廊两边有六七个病房,其中一个是“安宁病房”。这个神秘的病房没有书面标识,只有医务人员才能清楚地知道。

86岁的婆婆布(音译)开心地坐在床边,并于10月9日入住。在外院的ct检查显示,她的左肾有一个大肿块,她没有手术的机会。孩子们决定把他们的母亲送到颖园医院。

“我只是想让她的妻子不痛苦地死去。”我的女儿孙女士低声说道。

大医院的医生对生命的预测是“还有三个月”,而婆婆布即将“活得太多”。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她不知道住院的真正原因——肾癌。

临终关怀的理念源于国外,患者的知情权受到高度重视。然而,在中国,有许多像薄一波这样的病人,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被亲切地蒙在鼓里。

临终关怀在医学领域是一个全新的命题,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颖园医院的临终关怀部门也正在探索中。

在过去的五年中,这里已经接收了313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三到六个月内“离开”,其中一些人是按天计算的。

生活在这里进入了真正的倒计时。“有些病人胆小,会说,‘医生,让我握住你的手,我能感觉到力量’。我知道人们害怕死亡,也有对亲人的怀念和不情愿。”护士长陈叶说。1983年出生的安宁病床开业之初,作为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她自愿踏入这个陌生的领域。

嘉定这里有“爱”最好的模样

今天,陈野是临终关怀护理部年龄最大的护士长,这里的护士大多是90后甚至90后。这个由15人组成的年轻医疗团队从零开始,试图探索如何点亮生命的最后一丝曙光。

扩大病人的生活范围

临终关怀病房病人的护理徐程照片

陈野说,70%的临终关怀工作是疼痛护理。晚期癌症引起的癌症疼痛会使人感到痛苦,从而导致抑郁、睡眠障碍等问题。因此,他们需要配合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音乐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疼痛、睡眠和情绪。

“我不能改变你的生活,但我们至少要在最后一刻让你感到舒适。”陈野表示,颖园临终关怀病房也是上海第一个标准化的癌症止痛病房,现有的个性化止痛方案已经能够缓解大部分疼痛,使患者尽可能“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开”。

嘉定这里有“爱”最好的模样

但是,这够了吗?你在临终关怀病房还能做什么?

今年7月,一位患有晚期胃癌的老人在这里接受治疗,大家都叫他老王。老王很孤僻,只有他的邻居偶尔来看他。从邻居的口中,陈野知道老王的女儿要生了,但因为老王早年离异,与女儿关系不好,他看到自己的孙子要生了。打了几次不成功的电话后,老王非常沮丧。

嘉定这里有“爱”最好的模样

微信上,电话里,陈野急忙试图联系老王的女儿。经过几次交流,她的热情解开了女儿的“心结”。宝宝出生后,老王的女儿尽快给宝宝发了照片。躺在病床上的老王看到照片后哭了。三个月后,老王无悔地离开了。

如果生命的长度无法决定,它能帮助病人拓宽他们的生活吗?陈野和他的同事总是在想,“我还能为病人做些什么呢?”

2015年6月,李叔叔入住,前列腺癌骨转移,导致双下肢瘫痪。大医院的专家认为他“活不过半年”。李叔叔喜欢看电影,所以医务人员把电影下载给他。当他的爱人忙于工作时,医务人员轮流陪伴他,按摩他瘫痪的腿。

“抬起一点,试着再抬起一点。”陈野和他在康复部的同事鼓励了阿利叔叔一点点。没想到,奇迹真的发生了。半年后,李灿叔叔走了。去年4月,他出院了——所有指标都很好,他的癌症病情得到了控制。

不久,李叔叔回到了颖园,这次他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回来的。“这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出来给别人信心!”李叔叔很感性。

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有这样的“大逆转”。更常见的是,生命永远留在这里。有时,病人去世后,这里的医务人员会继续给他们的家人提供悲伤咨询,陪他们走出亲人死亡的阴影,过上坚强的生活。

目前,该医院有937名注册志愿者和23个社会志愿者团体,其中许多是患者的家庭成员,他们觉得自己在这里得到了帮助,并希望帮助更多有同情心的人。

嘉定区颖园医院临终关怀部

在这个临终关怀区的病人中,年龄最大的是95岁,最小的是39岁。与其他医院不同,这里有更多的“来来往往”,医务人员几乎每周都要经历生死离别。"医务人员也需要一扇通风的窗户."颖园医院副院长盛飞说。

自2013年以来,医院成立了“精神发现协会”,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来指导医务人员的精神“障碍”。2014年,“灵魂发现”服务项目受邀在“救助关怀的伦理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上交流演讲,并与全市7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享了欢迎花园的经验,受到好评。

嘉定这里有“爱”最好的模样

作为缓解情绪的窗口,这里的护士也创造了自己的“护理日记”工作方法。

“5月26日。这位有9张床的老太太住院了,估计存活时间为3天。他90岁的妻子坐在沙发上,没有离开。看到这一幕真的很感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激情,但有些是交织在一起的,伴随着生命。”护士陈佳丽在护理日志中写道。

嘉定这里有“爱”最好的模样

“2月23日,一位接受过胃癌手术的老陶婆入院了。她坐在轮椅上,精神状态良好。一家人在说笑。每天晚上都有几个女儿轮流陪床,每个病房都能看到她们的孩子擦拭和翻身。奶奶有点不舒服,她的孩子会非常紧张。这就是为什么你和我一起长大,我会陪你变老。”护士韩燕婷在护理日志上写道。

嘉定这里有“爱”最好的模样

人类的感情不是枯燥的,医务人员获得的无数感动来自病人。

我的祖父是一名大学教授,曾经住在这里,也是这里的第一个非肿瘤病人。他患有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肺部感染,呼吸困难,入院时非常虚弱。几个星期后,我祖父的病情稳定了,每个人都看到他学识渊博,幽默风趣。在住院的第100天,我的祖父病倒了,大量的胸腔积液、激素和利尿剂都失去了作用。

嘉定这里有“爱”最好的模样

一天早上,他的精神突然恢复了。他必须穿好衣服,洗好衣服,坐好。主治医生金景贤巡视时,塞了一张纸,画了一道彩虹。“你是通向天堂的彩虹桥。在这座桥上,我欣赏和欣赏着我生命中最后一道美丽的风景。谢谢你……”爷爷说。那天他离开了。

嘉定这里有“爱”最好的模样

做病人生命中的最后一道彩虹,让生命的终点不仅寒冷,而且温暖。颖园医院的临终关怀部门一直在努力这样做。这是一个光荣的集体。近年来,荣获上海市“关爱生命,奉献爱心”先进集体、“全国女性文明岗”等多项荣誉,科室护士长被授予中国“关爱生命,奉献爱心”先进个人称号。

嘉定这里有“爱”最好的模样

如果说颖园医院这个宁静的病房是一个火花,现在这个温暖的工作已经传播开来。在上海,7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临终关怀病床,全市有800个住院病床和更多的家庭病床。他们和颖园一起,努力使临终关怀成为常态,让“优秀的死亡”不再是“奢侈”。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嘉定这里有“爱”最好的模样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9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