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6字,读完约3分钟
“经营范围”栏是营业执照登记项目之一。根据最新版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分类中有20大类、97大类、473中类和1380小类。虽然已经超过了“360线”,但仍难以满足一些新兴行业企业的需求。《解放日报》记者上官从嘉定区了解到,根据企业的申请,该区市场监督局发放的营业执照上可以有“3d打印”、“vr”等未列入全国经济行业分类的字样。
嘉定区市场监督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新兴产业企业“经营范围”的表述主要是为了认定其是否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规范性表述,是一种“规则判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修订,2011年第三次修订,去年第四次修订,于去年6月30日发布,去年10月1日实施。“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加速转型升级,互联网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这一标准也在不断修订,但仍难以满足一些新兴产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把以前的“规则判断”变成了“价值判断”,综合考虑商业项目是否具有实用价值,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在遵守现行法律的基础上,我们放宽了经营范围登记条件,收集和整理了一批新兴产业。业务范围规范的业务范围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出来。”
“经营范围”的登记原则是企业自主申请。但是,企业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企业为了“突出新意”、“更醒目”、“更适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特点”,不愿意将“经营范围”纳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嘉定区市场监督局,一些企业不得不在其业务范围内书写“3d打印建筑”,而另一些企业则不得不直接书写“vr”。“‘3D打印建筑’过去被设定为‘高科技’或‘建筑’,但企业主并不认为这是最准确的。我们认为直接写“3D打印建筑”是不规范的,但你可以写“3D打印建筑展示”或“3D打印建筑设计”。在与企业主沟通后,对方表示可以考虑。”嘉定区市场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业务范围”栏目符合企业要求时,也要向公众说明,不要造成误解或曲解。例如,“虚拟现实”单独出现在“业务范围”中是不合适的,但可以写成“虚拟现实仿真技术”。
记者了解到,我市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细化《营业执照》中登记的项目。例如,去年9月,《上海市新兴产业分类指导目录》(2017年版)正式发布,可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和技术转移服务等新兴产业得到了论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参考资料可以写入“企业名称”一栏。嘉定区针对“业务范围”栏目的人性化、精细化管理服务已推出一段时间,受到新兴行业企业的广泛欢迎。“我们推动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或者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激发投资者的创业热情。”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