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4字,读完约4分钟
今天,肖佳推出“两高四新”的布局,嘉定制造业“重新起步”。
进入“十三五”后,嘉定还着力打造“两高四新”产业,“两高”是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四大创新”是四大新兴产业集群:集成电路和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高性能医疗设备和精密医学、智能制造和机器人。
“两高四新”产业集群布局的背后是嘉定对产业生态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精心规划,而“两高四新”产业集群的构建过程则体现了嘉定对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关系的深刻解读。
生态链布局,“更强的优势”
制造业是嘉定工业的基础,高端制造业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嘉定的制造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甚至脱颖而出?
嘉定的内在逻辑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嘉定有基础和优势;集成电路和物联网与智能网络化车辆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得到了强大的研究机构的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为高端医疗设备和精密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为嘉定制造业走向高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大的生态环境规划,嘉定的“四大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去年,它实现了26.7%的规定产值的高速增长。
创新链布局,“更好的优势”
嘉定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六大重要承载区之一,“中子头”科研院所的集聚是嘉定的一大优势。截至去年年底,嘉定拥有包括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内的15个国家级科研机构。
如何让这些国家级机构参与产业发展,嘉定也动了脑筋。首先,它腾出了空科技发展的空间。自2007年以来,为了促进科研院所的发展,嘉定在空室土地上筹集了2000多亩土地,并通过科研用地的方式进行了分配,嘉定与相关科研院所共同努力,实施了一批创新项目,如微技术产业研究院的8英寸mems研发先导线、吴颖研究院国内第一台质子治疗仪等。 近年来,光机所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园区和东海站超声波技术工程中心加速建设。
其次,为搭建医院与地方对接的平台,嘉定与地方科研院所建立了重要承载区联席会议机制,共同推进科技成果的转移和转化,推进R&D平台的开放,寻找实验室与市场的匹配点。截至去年底,全区已有69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共服务平台向企业开放。因此,产品应用研究的成本迅速降低,生产、教育和研究得到更密切的利用。2017年,嘉定共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94项,同比增长56.4%,交易金额达到15.4亿元,形成了区域发展、机构发展、企业成长的双赢局面。
价值链布局,“更多特色”
“生态环境好坏,鱼尾巴和鸟翅膀说了算;市场对创新能力的水平拥有最终发言权。
在嘉定蓬勃创新的热潮中,市场基金敏锐地感受到了它的价值。2015年以来,上海超越摩尔产业投资基金、空性(上海)汽车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一批规模超过50亿的产业基金在嘉定聚集,各类产业基金总规模超过1000亿。
产业金融感兴趣的不仅是嘉定发展的现在,也是未来。在市场的帮助下,一批“独角兽”企业诞生了,有的甚至实现了从“零”到行业领袖的跨越式发展。
例如,2011年UIH医疗来到嘉定时,只有五六个人的团队。经过六年多的发展,现已成为ge、Philips、Siemens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的行业领导者,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
另一个例子是威来汽车,它的第一辆自主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于去年底发布并投放市场。
这两家代表性企业只是嘉定高新技术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缩影。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有825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86家市级科技巨人(培育)企业。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嘉定尊重和利用市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