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46字,读完约9分钟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疗中心
一个城市没有工业支持,即使它很美,它也是“空市”;一个行业没有城市的支持,即使是高端,也是“空转向”。实现工业、城市和人文的动态互动、融合和渗透是上海闵行区始终不渝的追求。2016年,闵行区被批准为全市仅有的58个全国生产和城市一体化示范区之一,并被赋予"促进功能区有机结合,促进职业与住房平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次年,市发改委和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发布了推进上海闵行产城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方案。这一国家荣誉帮助闵行区进入了生产和城市发展一体化的快车道。
一年多来,闵行区坚持“以产兴市、以城带产、以城带产”的发展思路,按照市委调研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国产城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了加快闵行区全国产城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党代表提案,制定了年度建设目标和计划,并纳入全区重点考核内容。同时,在“十三五”建设生态宜居现代主城区的目标下,闵行通过协调经济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创新升级,通过突破瓶颈、填补不足推进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升级,通过共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以现有工业园区为重点,在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加快工业园区从单一生产园区经济向城市综合经济转型,努力将其建设成为产业发展基础好、城市服务功能完善、职业与居住均衡、边界相对清晰的综合功能区。
根据规划,闵行区力争到2020年建成一个充满活力、高效便捷、环境优美、城乡融合、社会和谐的生态宜居现代化主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40%。全社会的研发支出相当于整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8.0%左右。园区单位土地面积税收达到12亿元/平方公里。公交车站500米覆盖率达到90%,新建出租屋比例达到2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左右。它结合了功能领域、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升级和城乡发展
公园内动态互动区域的整合和渗透
虹桥商务区
虹桥城市分中心
闵行将以虹桥商务区为重点,努力建设生态领先、功能高端、配套完善的国际商务城市。扩大和强化商贸会展三大功能,推进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等功能项目落地。到2020年,将引进20多家财富500强企业和200多家各类企业的总部机构。突出绿色生态示范功能。主要功能区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达到60%,总绿化面积达到399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5.9%。强化各类功能设施,建设工业、住宅、休闲、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副中心。按照“国际化、生态化、配套化”的要求,全力推进南虹桥地区的开发建设,加快规划落地,加快集中建设区的搬迁、征地和储备,推进闽北工业区转型。拓展国际医疗、卫生、卫生、教育等产业链发展,增加配套住房供给,建设职业与居住平衡的高端国际商务社区,为主体功能区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近期,闵行将加快建设胡阿祥中轴线绿色景观带工程、滨河景观和四大绿色公园改造升级,完善商务区道路和公共交通设施,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供良好支持。继续推进核心区域商业项目发展,推进“海外贸易中心”、“长三角国际贸易展览中心”等功能平台建设,吸引投资。争取南虹桥地区尽快规划到地,先启动配套安置房、体育文化等项目的土地收储。
新城公园的元宵节
莘庄市中心支行
围绕新庄商务区和新庄综合枢纽商务区建设,积极吸收和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构建“外部错位、内部联动”的双赢发展格局,打造产城一体的城市创新区。积极服务和融入上海建设优秀全球城市的大局,牢牢把握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大力推进新庄商务区建设,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主导产业,培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支持部分特色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形成集科技、商业、居住、生态、文化为一体的复合型商务区,着力打造以智能产业、创新经济为核心、专业服务业为支撑的复合型商务区。加快新庄综合枢纽商务区建设,实现商业、商务、办公、居住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争取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典型案例。
近日,闵行区将加快新庄商务区月氏红酒店、徐汇、包华等项目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已建楼盘二次投资,重点发展区域总部经济、商贸、商务办公、会议中心、商务、酒店、文化、娱乐等业态。为莘庄综合枢纽商务区项目提供后续服务,加快地铁大平台建设,力争成为上海西南重要的公共交通枢纽、上海西南分中心、闵行新地标。
“零湾”全球创新和创业集群
南岸区
着力建设紫竹创新创业走廊,搬迁改造吴泾老工业基地,发展黄浦江南延,努力建设具有科技创新功能的上海滨江科技城。加快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建设,整合振兴现有工厂和建筑,沿剑川路和沧源路建设开放式科技创业主题街区,吸引创新创业企业和项目落户。着力推进“医疗机器人研究所”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基地,打造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源泉。大力推进武进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完善发展体制和机制,深化功能定位和规划研究,推进生态修复,加快煤化工产业调整和煤耗削减。加强公共空的整合,加强滨江创业区、沅江路站等重点区域和重要城市节点的规划设计,完善交通、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配套公共设施,高标准打造黄浦江两岸绿色景观。
近期,结合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启动上海南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提升“零湾”全球创新创业集群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推动智能医疗、科技成果转化、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双创新”示范基地等相关项目落地。启动国家老工业基地搬迁示范工程,继续推进武进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滨江创业区规划。依托建川路商务区和元江路临建工程,闵行南部地区配套服务将进一步完善。
紫竹国际教育园
紫竹高新区
以高新区为重点,努力建设高科技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商住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化高科技城市。加快紫竹国际教育园区等功能平台建设,推进R&D基地二期规划调整落地,全面建设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联动,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加强紫竹半岛国际社区、紫竹镇、紫竹基础教育园、滨江绿地、公共交通等建设。,并改善住宅、公共和环境配套设施。
近期将配合轨道交通15号线建设,启动紫竹信息数码港改造,推进紫竹创意港R&D大厦建设,加快紫竹半岛配套住宅、紫竹酒店、商业配套设施和蓝翔湖建设,开展紫竹配套区所在“紫竹镇”的规划设计。
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
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
坚持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两轮驱动”,全面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和宜居生态新城”。围绕先进制造业、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检验检测等“5+x”产业进行布局和升级。,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园、国际生命健康城、东方传媒城、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沿普兴高速公路-三鹿路两侧,集聚科技、文化、卫生等特色功能,打造综合服务轴线。优化综合配套设施和外围一体化发展,提升科技城创新政策源、交流共享功能和公共资源配置,加快教育、医疗、商贸、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城市大学、会展、学术交流等功能,促进科技城与周边地区的融合发展。
近期,我们将继续推进浦江科技广场、互联网产业基地、浦江国际生命健康城等项目建设,完成科技创新走廊前期工作,启动东方传媒城项目定位研究和城市设计。同时,加快公租房分配,加快与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合作建设小学和初中。
浦江郊野公园
实施三个主要项目
弥补发展的不足
实施总体规划项目
为“促进功能整合”打下良好的规划基础。按照生产与城市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加强各级各类规划的总体规划,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主城区单元规划、重点区域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更新,加强可开发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布局优化,促进工业载体、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和公共/”
实施创新转型项目
提升可“融入美丽城区”的产业形态。依托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创造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的新优势。深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优化产业布局规划,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重点领域“4+4”产业发展,构建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金融产业、总部商务、文化创意、生产性服务业等国防和民用技术融合的产业集群,促进能源水平提升。
实施适宜居住的项目
创建一个能够“留住高端产业”的配套城市。完善“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和统购统租住房体系,围绕产业集群大力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促进就业与住房的平衡。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弥补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交通、环境等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的不足,营造绿色、舒适、便捷的工作生活环境。
城市马拉松
进行精细的“小融合”
促进“大融合”
推进“大整合”和“小整合”,闵行区结合各类街道和城镇重点区域的开发或更新,通过项目进一步巩固各类街道和城镇的产业基础,完善社区商业和公共服务建设布局,建设小规模的工业-城市一体化园区或区块。如莘庄工业区结合“一区多园”建设,吴泾结合国家级科技时尚镇建设,马桥结合人工智能机器人镇培育,浦江结合冀东工业区改造和赵家楼古镇二期改造,七宝结合“一园一区”建设和九星区改造, 梅陇结合忠信工业园改造和南部商务区建设,雁桥结合中心生态园建设,浦金结合丰收村民住宅试点整合生产城,江川围绕老工业基地推进基础设施更新,虹桥、顾美围绕商业综合体推进市政设施景观,努力实现产业升级、城市生活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