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9字,读完约3分钟
据《劳动》报道:面对辖区内停车资源的短缺,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产生“1+1 >: 2”的停车泊位效应?记者从闵行区有关部门了解到,闵行区计划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套措施,在今年内新增和优化2万个停车位。同时,辖区内15个收费公路停车场将进行标准化改造。
目前,全市共有道路停车场3351个,泊位10多万个;有1796个停车场和47000多个泊位,差距很大。回家吃饭已经很晚了,没有固定停车位的车主可能会面临没有停车位的尴尬局面;当你去一个人流量很大的医院时,你只能在附近停车,然后步行...如今,许多市民或多或少都遇到了停车困难。面对刚性需求,如何有效缓解这些困难?
记者从闵行区交通委员会了解到,今年将结合建筑开发、枢纽建设、环境改善、绿化等多种形式,挖掘住宅小区、医院、学校和商业建筑内部潜力,新增和优化2万个停车泊位。这是该区连续第三年大力发展停车位。其中,2017年新增优化停车位31,600个,2018年新增优化停车位23,900个。
据悉,通过初步调查,截至2018年,闵行登记的小型车数量为31.4万辆,大型车数量为6.3万辆。但是,与机动车数量相比,辖区内停车位数量仍有差距。截至2018年,闵行区共有570,137个停车位。其中,住宅小区1063个,泊位382614个,数量最多。此外,还有320个道路停车场和14019个泊位。
停车资源稀缺时,这些泊位从何而来?根据地区交通委员会的介绍,该地区的停车问题将按照“集中热点、连接轨道、枢纽结合、集约利用”的原则逐步得到缓解。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闵行将引导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智能停车设施的发展,以提高停车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停车资源共享方面,今年我们将重点关注居住区、轨道交通站、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的停车需求,有效利用周边各类公共、专用和道路停车资源,创建10多个停车资源共享利用项目,实施500多个共享泊位。服务对象包括住宅小区、医院、公共服务机构等“停车难”区域,有效缓解停车矛盾,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
除继续加强静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外,相关部门还将加强停车管理服务和质量软实力建设。探索停车管理“精细化”模式,首先要进行道路停车“标准化”建设试点,在统一标识、统一形象、统一服务的基础上,将服务分类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目前,梅陇镇将率先开展道路停车“标准化”改造试点,提高各项服务水平,提升用户体验。
记者了解到,新标志采用不锈钢制作,避免因长期氧化而生锈和影响街道环境;新标志由竖杆实验改为落地式,方便查看。使用反光材料,夜间标志上的文字一目了然。据悉,该计划将分两个阶段对梅陇镇15条收费公路的停车设施进行改造。一期改造涉及外环10条道路,共36个标志。二期改造涉及外环线以外的5条道路,共18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