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4字,读完约4分钟
说到老上海风味的标志,很多人都会想到弄堂!然而,很少有人提到过街。有人称之为“党歌路”、“砀罗路”和“弹球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这条用碎石铺成的路应该叫什么呢?听听闵行专家怎么说
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条微信消息,告诉我他在某媒体上看到了一个重要的宣传稿,把“谭洁路”写成了“坛洛路”。
“谭洁路”被写成“潭洛(格)路”,这是近二三十年来发生的一件怪事。当我在2006年11月参加第一届国际上海话研讨会时,我的论文致力于分析“党歌路”在哪里出了问题。后来出版的《路·街·路·谭洁路》也被收录在中国重要报纸的全文数据库中,《语言周刊》也被命名为《朱半农谈街·路·谭洁路》,作为一个积极的解决方案在公众号上发布。这些年来,我不记得有多少朋友向我咨询过正确的写作方法。
《每周》的文章主要是从群体话语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玩方式”是错误的。本文从政府文件中“谭洁路”的名称来确定词语的正确措词。
1927年7月,在上海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城市后,市政府认为城市中的道路“不适合现代交通的需要”,决定重建道路。根据调查结果,当年只有沥青路、碎石路、煤尘路等五种道路,总长度只有21570米(米,本文保留了当时的长度单位),没有水泥路。这五条道路中的第四条是谭洁路,全长3871米,占17.95%。
从1931年到1934年,上海市报告第五章“公共工程”统计了现有道路的类型和长度。市区有沥青路、谭洁路、土路五种道路,总长度116283米,其中谭洁路8129米,占6.99%。如果加上闸北、湖南和浦东的统计,即全市道路总长度为617,637米,而谭洁路为311,403米,占50.42%,可以看出当年上海的主干道是谭洁路。
2008年3月,薛先生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上海道路的长篇文章,称他看到当年所有的政府文件都是“过街”和“过街”。
原文是:“我应上海市建设局的邀请,帮助整理他们的旧档案。从1949年到1960年,上海市建设局为改善上海市政府和市民的出行便利,铺设了许多“d \uígàlφ”路面,并在其施工报告和记录中使用了“炸弹街”或“炸弹街路”
这篇文章包含三条信息:
首先,资料来源是政府文件,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
第二个是从1949年到1960年的时间跨度;
第三个是“全部”。
如果把我早期的资料和薛的资料结合起来,就可以知道从1927年到1960年的33年间,路一直是政府文件中使用的标准词汇。实际使用时间必须比1927年早得多,比1960年晚得多。事实上,在最初的松江方言中,它仍被称为“谭洁路”。此外,“街道路”一词是常用的,而“街道路”恰恰是“打街路”的中心词。
说到玩街头,有必要谈谈街头。谭洁路来自街道,街道来自道路。汉语知识告诉我们,汉语构词有一个原则,即先有一个中心词,加上前缀或后缀就成了新词。如果你添加前缀或后缀,它将成为另一个新单词。但是还有一个原则,无论是添加前缀还是后缀,产生的新词都必须有这样的东西,或者它们客观存在。路,添加不同的前缀,可以形成“路”、“官道”等。,并把“街”加进街路,因为吴一直把街叫做“街路”,而明清及民国的文献可以提供充分的书证,也就是说,“街路”是存在的。添加前缀“炸弹”形成“炸弹街路”,这也存在。它指的是用小石块铺成的街道,也是政府文件真正提到的一种道路类型。在民国时期,上海居民也称这条新铁路为“铁路”。另一方面,哪里会有这样的路?“丹圪(罗)路”也是如此。
“是的”已经成为过去,并且很难改变旧的习惯和风俗。不正确的表达不时地干扰共同语言空。方言词以准确的表达、记录的历史和有序的流通被说了三遍:打马路!谭洁路!谭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