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7字,读完约5分钟
“谢谢你!谢谢你们。这14天与世隔绝的生活让我感受到了上海管理的专业性和人性化。”4月11日碰巧是詹妮弗(化名)的生日,也是她解除集中隔离的日子。除了隔离释放通知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工作人员还特意为珍妮弗准备了一个小生日蛋糕,这让她大吃一惊,也温暖了她的心。
满足刚性要求
从3月28日00: 00开始,上海将对所有进入上海的人员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同一天,从日本回到上海的珍妮弗,作为新规定实施后的第一批人员,住进了虹口区的一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站。
詹妮弗住的隔离点完全由凉城新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到达检疫点后,现场工作人员查看了詹妮弗的基本信息,包括护照和身份证,同时她还收到了一份《医学观察通知书》。在仔细确认并签署了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表、集中隔离健康观察(拘留承诺书)、住宿及膳食费用通知等相关文件后,詹妮弗进入房间开始隔离生活。
事实上,为了做好检疫点的健康管理,保护个人隐私,医务人员为每个检疫人员创建了一个健康管理微信群,包括检疫方和8名医务人员。现场医务人员将根据所了解和填写的健康状况信息,为慢性病和基础疾病患者提供重点护理服务,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心脑血管慢性病患者,并建立“一人一档”记录。每天,他们通过专属的微信群询问是否需要购买额外的药物,并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严格的健康需求。
有一次,隔离人员中有一位长期服用中药的癌症患者。他告诉医务人员,他已经联系了他的家人,将药物送到隔离点。然而,他家送来的中药却没有熬制。经过沟通,医务人员帮他找了第三方熬制中药,每天加热后送至开饭室给他吃。
然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现场负责人、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任坦言,他不会“盲目满足”隔离人员个人不健康的刚性需求。一些检疫人员在网上买了几大瓶酒,送到检疫点。医务人员发现后,他们与他们沟通,并明确表示酒精作为一种易燃物质,不能被送到他们的房间,并被对方理解;一名隔离工作人员要求他的朋友将香烟和打火机作为药品送到隔离点。因为在房间里吸烟有火灾危险,医务人员对他们进行了批评和教育。“这些不能送到房间的物品将得到妥善管理,并在隔离结束后归还给他们。”任对说道。
关注心理健康
在隔离点,医务人员不仅要关注被隔离人员的身体健康,还要考虑他们的人身安全,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门派出具有心理咨询资质的医务人员成立心理需求服务小组,在隔离点开展心理咨询和压力释放。
检疫站接收的大多数学生是外国学生。国外疫情的发展给一些外国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惧。回到中国后,他们在医学观察期间担心自己的健康。此外,他们不能立即与家人见面,这使他们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易怒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甚至影响他们配合医学观察。
为此,服务团队每天根据医务人员和隔离人员的反馈,与有明显负面情绪或心理服务需求的人进行沟通。服务人员通过社交软件与许多对象进行交流,根据科学的心理评价体系对其进行分析,不断掌握对象的心理状态。
正是这样,孤立无援的小李的异常情况被及时发现了。“小李的心理评估结果很糟糕。我们很快联系了地区精神健康中心的专业医生。”隔离点的一名医务人员说,经过精神病医生的干预,他们了解到小李不仅有抑郁症的家族史,而且还有病史。地区精神健康中心立即用药物和心理疗法治疗小李。目前,小李的情况越来越稳定。
24小时内设置隔离点
这样一个专业、规范、人性化的隔离点是由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手起家创建的。
任介绍说,正常情况下,被隔离点征用的酒店客人需要经过大堂和前台,才能通过主电梯进入楼层房间。但是,根据本市有关规定对隔离点的划分要求,隔离点应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所有隔离点都有物理屏障。如何在不改变酒店大堂原有功能的情况下,避免正常健康人群与进入集中医学观察点的人群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已成为集中医学观察点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最后,根据酒店布局、电梯位置等基本条件,将首层大堂的两个入口分为工作人员出入口(洁净区)和医疗集中观察点入口(半污染区),并在大堂一侧修建全封闭“方舱”专用通道与医疗集中观察点入口相连。通过此专用通道,您可以直接进入隔离对象专用电梯,到达集中隔离区,进入隔离室(污染区)。通道建在酒店内,通道上附有米粉,有效避免了雨天人群大量聚集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遮蔽通道的应用将洁净区与半污染区完全隔离开来,从而降低了员工感染的风险。舒适的“机舱”环境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孤立人员的紧张和焦虑,能够有序高效地完成交接工作。
最大的问题解决了,其他工作有序推进。这样,凉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花了24小时就接管了酒店的装修,并正式接受了隔离对象。
目前隔离点有六组人员驻守,即医疗观察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障组、消毒卫生组、垃圾转运组和治安处置组,以全面管理和服务隔离点及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