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63字,读完约5分钟
根据杨浦区的说法,路上堵车,街上也没有新的开店行为。有人刚刚进入小区无人值守的非机动车棚,一栋居民楼的防盗门还没有关上,一家面馆的后厨正忙着,一位新客人要来人才公寓登记...在杨浦区崆江路社区,各种传感器就像“神经元”,可以全方位感知社区,并将数据传输到网格中心。作为“社区大脑”,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网格中心可以监控、思考和发送命令。
3月21日,“社区大脑”在崆江路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紧张工作。在2.15平方公里的孔江路社区三维实景地图上,2万多个智能传感器终端信号不停闪烁,28种应用场景的分析数据不断更新。居民区的交通流量、人流、消防和环境监测状况一目了然。在控制台,四名工作人员一边看屏幕一边交换视频。
同日,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建刚召开杨浦智慧城市建设现场推介会,与28个区委、政府部门和12个镇的领导一起检查“社区大脑”运行情况。区委常委、副区长丁欢欢,区公安局副局长陈志康参加了现场会议。
自2017年以来,崆江路街道率先在中国开展ngb-w物联网专网应用,承担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能社区建设和市公安局智能安全社区建设两项基础试点任务,实施了神经元、社区脑和流程再造三个项目,形成了以智能手段支持精细化管理的工作模式。自2017年第四季度以来,孔江地区的入室盗窃案件和110起涉及赌博和色情的案件数量同比下降了约80%。
结合街道网格化管理,整合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崆江路街道形成了封闭居住区出入社区的“四件套”(人脸识别高清探头、人体红外感应计数提醒、机动车出入控制、智能大屏幕)、出入走廊“三件套”(门磁监控、二维码开启、电子巡更)、入户“三件套”(远程抄表、消防安全三件套:烟雾感应、消弧、智能充电);还有一套高清探头)。与此同时,一些传感器、无线探头和电子鼻也被部署在公共电梯、餐饮场所和公共厕所。目前,一些传感器,如门磁和烟感,已经覆盖了控制河地区的所有25个居委会和61个社区。
当井盖移动时,水平传感器会立即提示;当烟雾浓度高时,烟雾传感器会报警。“社区大脑可以监控网关和传感器的实时状态。超过16000个传感器不是由人一个接一个地监控的,而是由“大脑”监控的。数据异常后,会自动报警。”孔江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刘鹏说。所有28种传感器都有一个报警值,“大脑”监控这个值,并在它到达时发出预警。同时,所有监测结果通过模拟显示在网格中心的三维地图上。在无人机拍摄的三维图像上,不仅实现了数据的可视化,还可以实时列出社区管理的情况和现状,并对管理数据和信息进行查询、分析和调用。
除了监控数据,“社区大脑”也会思考。自从“智能公安”整合以来,在公安大数据的支持下,社区大脑变得“智能”。最近,在双阳二村金源嘉园进行的一次高清调查中,发现一个有犯罪记录的物体在夜间进入社区,有效地防止了盗窃案件的发生。
社区大脑将数据传输到市公安局的大数据库,让“神经元”感知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像一个孩子一下子掌握了很多知识。过去,进入社区的人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在入口处看到了高清人脸识别探头。现在,这些探测器看到的所有信息都被提供给“大脑”,而“大脑”可以识别它是否是逃犯,是否有犯罪记录但不生活在社区中,是否是关键人物,等等。
为了让大脑更聪明,崆江路街道目前正在与市综治办的610数据库和禁毒数据库对接,将来还可以与其他执法机构的数据对接,让大脑能够深入学习,智能升级和升级。
“社区大脑”也是一个不知疲倦的“调度员”,它按照设定的程序将相关的报警信息及时“调度”到责任单位。1811防盗门,有一扇5分钟没有关闭,立即将报警信息发送到居委会综合管理平台;8000个烟雾传感器,其中一个感觉到烟雾浓度超过标准,温度传感器发现明火并立即向火灾报告;有“犯罪记录”的商店隔着门营业,无线监控系统会监控它们,大脑会立即向城市管理中队发送命令。
智慧城市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治理形式,逐渐成为全球发展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上海智慧城市“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上,实现“无所不在、一体化、智敏化”的新特征,把建设智能、敏捷、集约、高效、无所不在、互联互通的新型智慧城市作为城市战略。李跃旗表示,杨浦已经实现了NGB西部和lpwan的全覆盖,并在崆江成功实施了“社区脑”试点。下一步是抓住全市发展的大好机遇,规划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人才吸引智慧,开放创新,整合资源,全面推进洋浦智慧城市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只有海量数据才能创造价值。在治河试点中,充分共享公共安全和城市管理数据是管理系统发挥作用的保证。”李跃旗表示,该地区所有部门和单位都应主动打破各自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积极主动地实时共享自己掌握的信息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