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0字,读完约3分钟

自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每个人都积极响应号召,安心待在家里,间接推动了“微商”、“电视购物”、“购物应用”等“家庭购物”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防疫期间,与健康相关的“保健品”网上销售极为火爆,但与此同时,该行业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宅在家中也有“坑”?虹口区消保委的提示来了

在这里,地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保健品时要小心。

虹口的消费者曹告诉小红,他通过电视购物频道订购了某品牌的灵芝孢子粉,但几天后商家又送来了另一个品牌的商品,没有防伪标识(包装盒上写着应该有防伪标识)。曹先生认为商家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销售后说大包装上有防伪,消费者拆小包装后购买,所以没有标识。最后,经过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协调,商户同意为曹先生退货。

宅在家中也有“坑”?虹口区消保委的提示来了

曹先生的经历并非如此。根据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投诉数据,截至今年3月9日,虹口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过去一年共接受了3214宗投诉。除了服装、鞋帽、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传统”投诉热点外,与保健品、金融服务、租赁服务、教育培训等相关的投诉也在不断增加,成为新的投诉热点,其中保健品的增长速度最快。

宅在家中也有“坑”?虹口区消保委的提示来了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地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建议在网上购买保健品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批号你不能买

保健食品应清楚地看到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卫生部批准文号”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文号”的石国保健食品,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卫生部批准文号”或“石国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对于没有批号或伪造批号的人,特别要提高警惕。消费者应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购买和服用有针对性的保健品。

宅在家中也有“坑”?虹口区消保委的提示来了

2.不要被销售和赞美所迷惑

在许多网上卖家的页面上,有很大一部分是所谓的消费者使用产品后的评价,但是很难找到关于产品本身的具体信息。消费者不应该被销售量和好评数字所迷惑。建议选择有品牌意识的产品。同时,在购买之前,注意商家是否列出了产品成分和生产批号等关键信息。如果经营者涉嫌虚假宣传,网页证据可以及时保存,以备日后维权。

宅在家中也有“坑”?虹口区消保委的提示来了

3.海外保健品也有隐患

年轻消费者迷信海外保健品,但事实上,一些受欢迎的保健品中添加了违禁成分,会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但得不偿失。无论是日本和泰国的所谓保健药品,还是欧美以外的其他所谓保健产品,消费者都应该小心购买。

4.确认是否可以无故退货

对于食品、保健食品等商品,如无正当理由不适用退货,商家必须履行“购货结算前的显著位置通知、及时程序和确认”的义务,做到“一人一物一确认”,否则,消费者可依法要求“七日内无正当理由退货”。消费者在购买时也要看清楚提示,并提前与商家客服确认,避免后续退货纠纷。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宅在家中也有“坑”?虹口区消保委的提示来了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