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6字,读完约3分钟
张先生住在五角场地区,在陆家嘴工作。每天上下班需要45分钟,四平路是张先生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去年年底,在得知四平路的建设即将开工后,张先生一度担心上下班的时间成本会再次增加。然而,施工开始后,张先生惊喜地发现上班路上的时间并没有增加,有时他还能早点到单位吃早饭。
为什么交通效率因为道路建设的缩小而提高?引导“非急需”车辆选择最佳路线
作为全市“三纵三横”主干道之一,四平路于2017年底开始大修改造,覆盖部分路段拓宽、市政设施大修、空线落地建设,建设项目多,建设周期长。为确保大修期间交通效率不受影响,虹口警方结合大规模调查,对辖区内四平路沿线进行了准确的拥堵排查,并制定了综合政策。
2017年四平路拓宽工程立项后,虹口区公安局和交警支队相关领导立即与区内相关部门召开了20多次协调会,协调了施工任务、各方需求、配套措施等方面,确定了“畅通优先、分段施工”的思路。
查看相关路段的施工信息,然后查看虹口首架空线24小时内进入地面的全过程。
与此同时,减缓四平路沿线交通流量的工作也已提前展开。虹口交警通过调查发现,虽然四平路的交通量很大,但一些司机选择这条路线是惯性思维造成的,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路线。
因此,在施工前,虹口警方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账户公布了施工时间、路段和备选路线。此举也得到了广播平台的支持,虹口交警在高峰时段通过交通广播联合播报了施工区域的路况,提醒部分司机选择绕行。
除了分流社会车辆外,施工车辆的管理尤为重要。为此,虹口交警与建设部门合作,严格控制施工车辆在施工现场的通行时间,避免高峰时段出现。
通过道路改造引导“潮汐”交通流
四平路交通流具有明显的潮汐特征。早在几年前,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四平路中心就设置了一条可变车道,每天都有规律地变化。四平路开始修建后,占用道路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减少施工影响,虹口交警重新规划了车道设计,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将非机动车车道临时设置在人行道上,从而确保四平路仍能保持双向五车道的通行能力。随后,交警根据新规划的车道,重新设计了可变车道的变更模式,并通过“人工+计时”的方式增加了人工干预可变车道的运行,以更好地满足高峰交通需求,准确服务于沿线交通。
转型并不仅限于此。由于海伦路的拓宽,像张先生一样,从四平路到新建路隧道再到陆家嘴的市民也很方便。
为了与拓宽后的海伦路形成配套,交警将四平路海伦路交叉口北侧的左转车道由一处升级为二处,显著提高了海伦路的分流能力。与此同时,虹口交警还优化调整了四平路周边的至小马道的停车点,并临时削减了50个停车位,确保至小马道的高效分流。
持续联合治理“小环境”已取得显著成效
良好的交通秩序也是保证通行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四平路开工后,虹口交警加大了对非机动车乱骑、行人乱过马路等容易导致交通拥堵的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
随着建设的进行,虹口交警根据市民的意见不断完善方案。在一些路段施工期间,人行道上临时设置了非机动车道后,一些市民报告说,临时非机动车道因共用自行车乱停车而被堵塞。为此,虹口警方带领区内城管、街道、五家共享自行车公司的线下运行维护人员,成立了专项整治微信群,明确了人行道停放车辆“巡逻发现-上传照片-快速处置”的工作机制和30分钟清扫的工作标准。
据统计,在过去的五个月里,四平路的机动车交通速度保持不变,有效地减缓了道路建设对市民出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