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19字,读完约5分钟
在COVID-19中预防和控制肺炎是一场人民战争。上海虹口区面积不到24平方公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袖珍区”。在这个“蜗牛壳”的空房间里,从社区居委会到企业园区,我们将共同努力,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争取防治疫情和恢复生产工作的双重胜利。
“一个小区有21个出入口”,如何打封锁战
与外滩和陆家嘴一起被称为上海“金三角”的北外滩,不仅有上海“浦西第一高楼”——玉兰广场,还有纵横交错的小巷和难以简单封闭的老街区。“一个小区有21个出入口,一线防控要敢于面对挑战。”北外滩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俊几乎每天都在基层度过春节假期。
“党员+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李俊说,辖区内有三种方式:封闭式管理社区,由物业一天24小时承包,发放多色通行证;志愿者和第三方保安应在二层以下的老李小区,尽量减少开放通道;如果没有关闭条件,将采用第三方安全巡逻和电子门禁。
与虹口北外滩类似,在防治上也有许多困难。四川北路街和欧阳路街有“鲁迅步道”、mainland China新村、李景云等文化景点,还有绵延近一公里的1000多个住宅小区。反对战争的斗争取决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党员和群众被捆成一条绳子。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郑刚淼多次到虹口基层检查指导防控工作,倾听群众呼声,注重落实,提醒一线人员高度警惕,不要放松、懈怠或麻痹大意。
市委书记吴新宝最近视察了欧阳路街。在过去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像"七色旗战斗"和"一小时志愿者"这样的工作方法在这里被"发明"。党员干部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受到群众的高度赞扬。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虹口区区委组织部组织了800多名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员作为突击队员,支援基层社区的防疫工作。虹口区纪委监督委员会也组织力量,将社区弄沉,将“流行病”的纪律关进监狱。15个驻地监督小组分布在宾馆、食品农场、建筑工地、办公楼、公园、药店和超市,成为打好仗的重要保证。截至2月中旬,共发现问题456个,整改401个,整改率近90%。
防疫和复工“两个轮子”飞来飞去,整个战争就是这样
基层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第一线,也是复工复产的第一线。中药厂、创意园区、工业园、办公楼...你不能错过参观派莫。自2月中旬以来,上海企业陆续复工。江湾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在防疫第一线连续奋战一个月,现正在进行防控“双轮转向”复工。他说:“我们的工作应该更好更温暖。”
记得春节伊始,刘就接到上级下达的严令,在江湾镇设立了集中隔离重点地区来沪人员的医学观察站。流行病是一种秩序,工作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集中观察点共有143名被观察人,现在有20多人。刘担心一日三餐和隔离人员每天的体温监测,也担心上海雷云上中药饮片厂复工。最近,这家企业已经开始全力以赴,100%恢复工作。
街道党工委书记保持头脑清醒,不睡觉,街道工人和街道基层干部则化身为“快递兄弟”和“交通警察”,为企业恢复工作运行流程、传递材料、接收收据和传递信息。街道还向基层开放了“微型党课”,社区管理办公室和党建办公室的9位同志郑重提交了防疫期间入党的申请。刘说:“只有当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你才能知道你的个人信念是坚定的。我们相信,现在发展起来的党员是经得起考验的。”
恢复工作和生产是在这个“袖珍区”里有条不紊地和“立体地”进行到每一个建筑。在北外滩,上海浦西最高的建筑木兰广场最近的复工率达到60%。虹口区外资企业复工率达到91%,重点进出口企业复工率达到95%。
离线:人情味更浓,凝聚力更强
在上海虹口,以党建为导向的社区治理品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志愿者的“接力棒”代代相传。从线下到线上,每个人都是志愿者,这使得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更加人性化和有凝聚力。“医院打来的电话总是很紧急。我知道马上有医务人员要去湖北。”今年2月,曲阳路街道“爱心切割”美容志愿者工作室负责人、全国劳动模范尹忙得不可开交。他带领团队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虹口区中心医院等服务。在周末,他还把爱送到各地,给全市的警察、公共汽车司机、退役士兵和防疫志愿者免费理发。
在流行期间,美发成了一种“需要”,也成了用手机上网的“需要”。虹口志愿者也主动“走进”了互联网。
虹口区信息办公室表示,许多“90后”志愿者也曾担任过网络文明志愿者,这是该区的一大特色。例如,在疫情期间,无论是宣传家庭隔离的预防措施,还是普及预约购买口罩的过程,志愿者都在网上阅读帖子,并分组覆盖,这不仅更有效,而且更人性化。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成千上万的网络文明志愿者参与了虹口的网络防疫活动。多才多艺、热情开朗的虹口人还创作和表演快板、相声等。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防疫要点和复工注意事项“飞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