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70字,读完约7分钟

2018年,“上海匠”评选揭晓,普陀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柳宗俊也在其中。作为一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医生,柳宗俊的确是“医术”的赢家。

在过去的几年里,柳宗俊专注于关系型网络的研究。自2011年以来,我国开展了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完成了200多个动物实验和100多个临床病例,其中上海完成病例最多。自主开发的相关设备(包括消融导管、射频消融仪等。)是中国第一个完成了前期动物研究并获得多项相关发明专利,且成果已转化为临床试验的国家。他和他的团队设计的rdn微灌注导管获得了中国创新奖;Rdn智能消融仪在国内尚属首次,用于检测肾血流的无创成像分析系统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显然,“上海匠”奖是对柳宗俊精通软件(手术方法)和发明硬件(自主研发相关设备)的最好褒奖。

因此,记者走进柳宗俊的办公室,与他进行了对话。

记者:刘主任,你是什么样的人?

柳宗俊:我们部门有33名医生。他们给我起了个绰号叫“快慢综合征”,说和我一起工作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快时快,慢时慢。这是心脏病学中的医学术语。事实上,这也是我们正常工作的真实写照。面对许多急救病人,我们不能耽误一分钟。我们必须分秒必争。快速决策,快速处置。

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记者:目前,中央医院心内科一年治疗了多少病人?

柳宗俊:现在我们每年有1000多例重症病例,7000多例出院病人,其中20%是急性重症,5-10%是难治性的,还有500多例心肌梗塞,其中很多是重症。

心血管疾病不同于其他慢性病。许多心肌梗死患者往往没有意识到发作时间短且胸痛持续存在。我们都在谈论“黄金120分钟”,即从自我识别、120中转、进入胸痛中心、由专家接管,然后在导管室进行手术。如果这些能在两小时内完成,基本上没有问题。然而,如果延误时间很长,死亡率将相对较高,现在大多数病人在住院前死亡。

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记者:时间很紧。你现在能在过程中做它吗?

柳宗俊:由于胸痛中心的建设和社区教育的加强,这个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

记者:“上海匠”奖是为了奖励那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卓越技能,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的人才。你能介绍一下你自己的技能吗?

柳宗俊: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做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即药物无法控制的高血压的外科治疗、微创手术、经皮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治疗。

记者:高血压不能通过吃药来控制吗?为什么要做手术?

柳宗俊: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可以通过服药来控制,但有10%-20%的患者服药后效果不明显。中国有2.3-2.5亿高血压患者。按照通常的比例,有2000多万患者药物控制不佳,甚至许多患者有耐受性和副作用。像这样的病人很有可能患有中风、心肌梗塞、肾衰竭和其他疾病,并且是最高危的高血压患者。这些病人怎么办?2007年,当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我接触到了外科治疗高血压的技术,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前沿的。当我们回来的时候,我们会研究这项技术。

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记者:你还记得第一个手术成功的病人吗?

柳宗俊:当然!自2011年以来,我们做了很多动物实验,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还没有应用到人体。2013年,有一个病人去了很多大医院,包括很多专业的医学研究机构,服用了6到7种高血压药物,但是不可能降低血压。听说我们有这样的新技术后,我主动来找我。他对我说:“刘博士,你放心吧,你会大胆地去做,我会负责的。”我对他说,当然,我们不会拿你的生活开玩笑。你可以放心,我们的操作,包括操作中使用的技术,是有基础的和可靠的。

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记者:后来发生了什么?

柳宗俊:手术非常成功。现在这个病人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们在过去的六年里对一些病人进行了随访。其中一些人的平均动态血压约为170。做得好之后,它们现在被控制在130左右,向下的压力超过80。从最初平均5种药物,到现在平均2种,最多3种,其中1例患者已完全停药。也有两个病人只服用一种药物,现在大多数人只服用两种药物。

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说实话,第一个案子的成功给了我和我的团队很大的信心。2013年,我们完成了24个类似的手术,然后开发了一些新的仪器和新的消融方法。我们开发的一些工具也通过了相关国家机构的检查。从去年开始,我国最早开始尝试分支消融技术,包括开发灌注导管。相关技术,还获得了中国创新奖。

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记者:你做手术需要多长时间?

柳宗俊:根据不同的类型和情况,这肯定是不同的,我们现在基本上是作为一个团队在工作。现在我们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叫做大功率法,主要是缩短操作时间,可以缩短70%。例如,过去需要一个多小时到两个小时才能完成消融,但现在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时间基本减半,患者的痛苦大大减轻。过去在某一点消融需要一分钟,但现在可以在六七秒内完成。这种技术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做了12个病人。手术后,血压明显下降。有几个病人手术后不吃药。

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记者:用一次手术就能彻底解决高血压问题吗?

柳宗俊:我暂时不敢提治疗高血压的概念。目前,中国有20多家大型医院,以上海为主体,大部分参与了中山医院、第六医院、第九医院、长海医院、仁济医院、胸科等。我们正在一起做一个实验,定期分享结果,总结报告,跟踪病人,按照同样的标准定期总结,希望有更大的突破。

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记者:你现在是博士生导师,每年都要带研究生来。如果科里以新医生的身份来,你会和他谈些什么?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柳宗俊:我在我们部门招了很多医生。在招聘前后,我基本上和他们聊天,谈论科室的情况,谈论年轻医生应该走的路。对于每个科室的医生来说,如何参与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心力衰竭中心和康复中心的建设,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心血管疾病本身非常复杂,所以要接触和掌握任何技术环节,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分析能力,注重脚踏实地的实践,并参与操作。

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我们系现在基本上是硕士和博士,研究能力应该体现在临床、技术和业务上。最好是成为一名有不同理解的临床科学家。我们每周至少有两次商业研讨会、案例分析会议、手术程序、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成果,所有这些都应该进行分析和讨论。发现缺点,发现困难,然后改进。我一直主张,如果给年轻医生一个公平的机会,他们会脱颖而出。我们能够建立“四个中心”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这些骨干。

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记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很高。如果有些病人不及时就医,后果会很严重,他们的家人会在情感上接受。你认为医患关系这个老话题怎么样?

柳宗俊:的确,有些家庭成员在情感上是不可接受的,这考验了医生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技巧,这是我们都遇到过的。我们都必须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现实一点,告诉我们现在已经采取了什么步骤,将来可以采取什么步骤,并保持安慰。从技术上和程序上来说,我们现在相对成熟了,99%的家庭成员在解释清楚所有的医疗环节后都能接受。

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采访结束时,其他医生走进办公室,记者刚刚记录了这段对话。也许这就是刘博士的日常工作。

“刘主任,你刚才已经具体解释了这个病人,说你应该看一下手术情况。”

“你现在完成了吗?”

“完成。”

“怎么样?严重吗?”

“严肃!”

“那我马上就来!”

说完,柳宗俊走出了办公室。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专访获“上海工匠”表彰的普陀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宗军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