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0字,读完约4分钟
描述:中国-以色列(上海)创新园将于12月5日正式开放。
12月5日,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桃浦知庄市的中以(上海)创新园将正式开放。园区开放后,入驻企业或机构数量预计将达到20家左右。
10月24日下午,由普陀区政协和CPPCC联络指导小组联合举办的“2019苏州河论坛”在普陀区人民政府举行。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中以(上海)创新园一期在原英雄金笔厂内建成,总建筑面积约7500平方米,其中规划展厅、路演中心和服务中心1500平方米,配套服务设施1500平方米,办公设施4500平方米。到目前为止,一期航母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功能建设正在进行。第二、三阶段依托桃浦国际创新城建设和桃浦地区整体转型发展,形成产城一体化发展趋势。
为更好地支持园区建设,普陀区制定了引进创新主体、引进功能平台、引进专业服务、创新创业活动、项目转型、高层次人才集聚、中介机构参与、融资方式创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这些政策正在宣传过程中,将在公园开放时向公众发布。
目前,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市科委和普陀区共同牵头推进中以(上海)创新园区建设。
2019年5月26日,在中以(上海)创新园区建设促进会上,包括以色列趋势线和国家技术东方转移中心在内的首批10家待落户企事业单位完成了合同签约。同年6月,上海中以创新促进中心成立,负责整合中国和以色列的大学、机构、资本和服务机构的资源。9月,上海创新中心(以色列)特拉维夫办事处揭牌,负责在以色列加速和培育当地项目。据估计,今年将有大约20家企业、机构或项目在园区正式落户。
目前,普陀区政府和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已经建立了正常的工作机制,每月定期开会讨论推广事宜。同时,普陀区政府和以色列创新署建立了密切的沟通渠道。创新机构董事长珀鲍姆、首席执行官亚伦、亚太区总监艾威·卢夫登多次访问中以(上海)创新园,就合作推进创新园建设交换意见。以色列市长代表团、魏茨曼研究所、海法大学、希伯来大学等以色列机构先后参观了中以(上海)创新园,探讨参与创新园建设的模式和路径。
普陀区常委、副区长顾军指出,中国市场广阔,工业化能力强,而以色列拥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创新活力,两者具有明显的互补性。
“创新园区可以作为一个连接点,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医疗卫生和生命科学、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它可以将以色列的创新机构、技术公司、科技成果与中国的创新机构、产业集团、金融资本等联系起来。推进中以创新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优质发展服务。”顾军说道。
普陀区政协副主席周指出,以色列是全球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中东硅谷”之称,创业企业超过6600家,人均创业密度居世界首位。400多家知名跨国企业在以色列设有R&D中心,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器发展模式、风险投资、人力配置、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普陀区借鉴。
普陀区将在市政当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结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成果,为以色列创新型企业提供准确、便捷、优质的政府服务。
顾军透露,在下一步,普陀区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服务。一是建立长三角创新资源库,帮助以色列寻找合作伙伴,做好创新技术营销服务,推广创新成果;二是通过当地机构与以色列知识产权服务公司合作,为以色列企业提供服务,普陀区知识产权局也将落户中以(上海)创新园区;三是争取市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对以色列创新型企业普遍关注的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审批等事项开展相应的审批服务;四是为以色列创新创业人才的工作签证、出入境、生活和文化交流提供便利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普陀区还将成立中以(上海)创新园区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园区发展方向,并对引进项目进行评估。专家指导委员会第一阶段由11人组成,他们选自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活和健康等领域。
此外,普陀区科技投资公司正在申请城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共同设立中以(上海)天使投资基金,投资天使登陆创新园区及前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