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0字,读完约4分钟
走进华东医院的绿色转诊通道,挂号、看病、付费、取药,整个过程在半小时内完成。用68岁的林华芬的话来说,在华东医院看病一年多,似乎享受到了“贵宾”服务。看医生要排五个长队,没有半天不确定性的“阴霾”已经成为过去。
作为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家庭医生签约的社区患者,林华芬享受到了“vip”服务,这得益于长宁区自2013年以来引入的基于家庭医生合同服务的分级诊疗体系。2015年,我市实施“1+1+1”合同服务,即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家庭医生自愿签约的基础上,选择区级医疗机构和市级医疗机构签约,形成“1+1+1”合同医疗机构组合。在此基础上,长宁探索了区域内外“1+(1+n)+(1+m)”合作的新模式,以“N”为区域内专科医院,“M”为市级医院特色专科,为转诊病人提供更多选择,真正做到“立足现有资源,满足实际需求”。签约居民在长宁区任何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时,可根据病情需要,在区内二、三级医院享受优惠待遇、优惠检查、优惠住院、减免挂号费等优惠服务,也可转诊到与长宁区建立合作关系的区外三甲医院,享受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分级诊断和治疗模式的源头,承担常见病、多发病和确诊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打开华阳社区卫生中心家庭医生王永鹏的微信,记者看到了几个转诊的“直通车”微信群。点击“华东-华阳双向转诊小组”,王永鹏告诉记者,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社区医生会将患者相关病例提交给华东医院相关医生,并为患者预约。预约成功后,患者将通过手机获得就诊时间,并持社区医生出具的《上海市长宁区医疗双向转诊证明表》到华东医院就诊。患者病情稳定后,将返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康复治疗,中心将优先安排康复床位。
上海同仁医院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在分级诊疗模式下,为社区居民提供危重疑难疾病的医疗服务,同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咨询、会诊、讲座等业务支持。
走进同仁医院,记者在一楼分诊台的招牌上清晰地看到了专门针对社区转诊病人的通知,四楼有专门的社区转诊诊室,为社区转诊病人开辟了绿色通道和上门服务。
铜仁医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陈颖告诉记者,该院免除了部分社区转诊病人的挂号费,每天为社区转诊病人预留专家号和大型设备检查场所。住院病人以床位为主,上周还开放了专门为社区转诊病人准备的20张床位。
目前,长宁区各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共享。在目前的信息平台上,家庭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各种门诊安排、专家专业等信息,并可以方便地为患者预约转诊。
经过几年的努力,长宁分级诊疗模式取得了初步成功。截至2017年12月底,长宁区已有20多万名家庭医生有效签约,有效签约率为28.4%。根据长宁区卫生规划委员会的统计,从2010年到2017年,共有33,000人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到该区的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不包括“四医联动”和居民保险转介)。据2017年底统计,长宁区家庭医生定点就诊率为45.6%,社区定点就诊率为74.7%,预约门诊率为52.1%。签约居民分级诊疗模式初步形成。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与长宁区同仁医院、华东医院、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等在长宁区外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实行分级诊疗。此外,在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宁区精神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分中心、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所)、长宁区“防病办”等各类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的干预下。目前,长宁已经形成了集医疗和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协作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