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12字,读完约5分钟
记者从天山路街道了解到,从3月1日开始,街道内所有社区都开始了“两集”工作,有建筑工地的社区根据当地情况设立了一批“移动房”,沿街商铺也开始定时收集垃圾,实现了“两集”工作的全覆盖。
天山街共有53个社区和106个生活垃圾分类站。为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工作,提高分类效果,从2018年6月起,街道正式启动垃圾定时分类投放工作,10个社区的22个垃圾站开展了第一批试点“两定”工作。半年来,通过各方努力,“垃圾应该分类”的理念在试点社区逐渐得到了大众的支持,居民的分类意识也越来越明显。
天山路街道二元格局明显,以天山路为界,南北格局差异较大。在北边,有住宅,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老工人新村。南侧为天山商圈,有虹桥南丰城、尚佳中心等大型购物广场,以及长方国际广场、远东国际广场等20座商业建筑,企业4000多家,其中餐饮企业1000多家,沿街商铺350多家。在调查中,天山路街道发现,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仍有许多困难。在街道的53个小区中,76%是售后公租房小区,居民的分类意识普遍较弱。辖区内有1000多家大小餐饮企业,是餐厨垃圾的大生产者。此外,社区中有许多建筑工地,这使得垃圾分类更加困难。
面对这些困难,天山路街道正视困难,形成合力,全民参与,全面推进,探索出一套符合地方特色的有效做法。
很难在不同层面上动员起来打破和改变意识
鉴于居民的分类意识薄弱,天山路街道被广泛推出并深入宣传。18个居民区成立了垃圾分类志愿者小组。目前,已招募了700多名志愿者,开展着装"两个决定"的指导工作。每天,从机翼的开启到机翼的关闭,都有志愿者在旁边引导,特别是在机翼关闭的时候,志愿者们紧紧抓住“机翼门”,同时劝说前来扔垃圾的居民养成“定时放垃圾”的习惯。此外,还将成立一个宣传小组,志愿开展在居民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巡回宣传活动。同时,广泛开展宣传,营造垃圾分类氛围,表彰“垃圾分类人”,启动“分类游戏”,开展“分类宣传”等活动;印发“两套”工作启动通知3万份,垃圾分类指导手册3万份,分类垃圾袋8万个,挨家挨户宣传告知;印制《上海市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学习手册,组织社区居民、社区物业、建筑物业、社区单位等。开展集中研究,做好源头分类工作。
此外,街道将自主开发垃圾分类微信游戏,居民可以通过实名制注册参与,获得相应分数。月得分最高的人将被评为街道“垃圾分类之星”并受到表彰。
各方都难以参与破解公司监管
针对企业监管难的问题,天山路街道通过“天山商圈餐饮企业联盟”平台,将食品安全与垃圾分类相结合,开展执法检查,探索沿街商铺垃圾收集流程。
天山路街有很多餐饮企业。在天山商圈企业联盟的基础上,“天山商圈餐饮企业联盟”在街上成立。天山市场监督管理研究所作为监管部门和牵头部门,定期组织“餐饮企业联盟垃圾分类工作交流会”,邀请企业代表、建筑物业代表等参加。介绍他们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大家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除了大楼里的企业,沿街还有350多家商店,9所学校(幼儿园)和2所医疗机构。今年1月以来,街道利用行政党组成员的资源,在18个居民区启动了执法检查机制。成立了18个垃圾分类检查组,包括小区秘书、卫生主管、城管中队成员、综合管理中心联络员、物业代表、行业委员会代表等。在执法过程中,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问题。目前,已向企业发放了400多张海报、100多套“四类”垃圾分类标识和30多个整改点。
沿街的大多数商店都没有自己的独立房间,这些房间被直接扔进附近社区的垃圾房,导致住宅房间不堪重负;其他人被直接扔在人行道上,影响市容和环境。对此,天山路街道从3月1日起定时开始沿街商铺的垃圾收集工作,要求商户主动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投放垃圾。
很难根据当地情况来划分场地类别
鉴于场地分类困难,天山路街道以党建为导向。通过建立移动分支机构和定制移动房间,克服了困难,确保垃圾分类不留死角。
流动党支部主要吸收建设党员和常住党员等代表。,并定期讨论和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垃圾分类的棘手问题,例如,如何指导施工队工人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建筑垃圾是否妥善堆放等。目前,天一、紫云两个流动党支部已经成立。
如今,天山路附近的建筑工地遍地开花。由于施工的影响,一些垃圾隔间被临时减少或拆除,不利于居民分类。为了不影响“两个决定”在全区的推广,根据各区的实际情况定制了一些“移动房间”。记者在紫云社区看到,社区不仅有未完成的改造任务,还有后续的精品社区建设。整个社区都是脚手架。由于施工的影响,原有的两个垃圾隔间要么被临时拆除,要么被缩减,影响了居民的垃圾运送。然而,定制的两个“流动室”被加满,其尺寸小且分类功能完整,并且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随时移动。这样,虽然机翼被拆除,但它被用在移动机翼的顶部,这不仅不影响施工期间的垃圾分类工作,而且避免了机翼被拆除后不能建造的担心,从而实现了多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