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65字,读完约9分钟

4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上海市徐汇区谢土街江南新村附近。依托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在家门口搭建“关爱之家”,形成15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有家庭医生、康复理疗、营养餐、日托和老年人服务培训,内容是如何上网、使用智能手机和培养各种爱好。首相称赞这种养老模式帮助更多的老年人住在家里。在过去的一年里,徐汇街道交易所逐渐为居民所熟悉。拜访邻居是一种新的生活和服务方式。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王阿姨住在街,每周至少要去两三次小区。在那里做什么?“这里有很多活动。有时我们组织自己做酶和剪纸。有时这里有培训课程,我们也参加。家里没人,不想买菜做饭,就来这里解决吧,一顿饭十五块,菜都交了。”王粲阿姨不停地谈论邻里交往:这不仅有助于吃饭,也有助于洗澡。老年人在这里洗澡也很方便。关键是这些项目可以一次性结算,非常方便灵活,给老年人更多的选择。去年,渐康街道邻里交易所在寿场广场社区对外开放,成为该区第一个试运行的邻里交易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13个镇相继建成了15个居委会,今年还将再建4个,每个镇实现1-2个,为徐汇居民打造一个便捷的生活服务圈。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起源:探索邻里交流

徐汇历史背景深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资源丰富,社会主体发达,人民参与意识强,居民多样,服务需求多样。这样的中心城市也对社区治理和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区服务质量不高?不完整的类别?资源不集中?各种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徐汇区在党建和政府领导的基础上积极鼓励社会参与,并开始提升社区居民的sharing/きだよきだよ0/room,社区服务的载体地位和社区共治的重要平台——“邻里会”,期待打造new/きだcommunity共治共享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作为徐汇的“惠治”系列品牌之一,“邻里惠惠邻里”汇集了人们的服务需求、社区服务功能、区域服务资源、社会参与热情、共治与自治的“智慧”。有效弥补当前社区服务的不足,整合各种社区服务资源,建设有温度的社区,是一种积极的做法。可以说,“邻里交流”不仅是一个多功能物理场所“物”的概念,也是一个利用现代网络查询和发布信息的“空屋”的概念,体现了家庭陪伴、邻里联系和社区联系的地域情怀。“邻里交流”可以成为社区党建引领、开展自治治理、提供法律保障的平台;它也是创造社区文化、凝聚社区精神、增进邻里和谐的客厅;它也可以是生活服务、老人服务、健康服务和其他服务的集合。在“邻里交流”中,“一个交流多点,一个整合多种资源,一个网络覆盖,全程响应,全区联动”的新徐汇社区服务模式为居民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社区。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嵌入式养老金受到好评

徐汇区面积5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万。它管辖12条街道、1个镇和304个居委会。全区登记人口为921,200人,60岁以上老年人占33.5%。随着城市老龄化的加剧,各种养老服务成为“邻里交流”的亮点,分享生活的烦恼,关爱居住区的老人及其家人。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谢土街江南新村的“居委会”是徐汇区最早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居委会之一,这里的医疗与特色相结合受到人们的称赞。“中国最美的医生”朱兰和家庭医生服务队坐在这里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每次居民来看病。李阿姨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和残疾人。“在签约家庭医生之前,她总是担心没人关心我。签订合同后,我松了口气。我们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都是好医生,家庭医生一直在照顾我!”坐在等候椅旁的饶阿姨说:“离我们家很近。在这里看病非常方便。家庭医生就像我们自己家里的医生。他们非常关心。我们也愿意支持社区中的老年人。”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老龄化社会也使得逐渐进入反哺阶段的独生子女群体背负着赡养残疾和半残疾老人的沉重负担。尤其是在假期,因为某些原因外出,等等。,许多家庭已经成为家务和护理方面的难题。今年春节期间,红梅街华月之家附近的惠理敬老院,居民们特别关注呼吸病床。为了解决家庭缺乏短期照料的问题,短期寄宿照料减轻了家庭照料的压力。嵌入邻里交流的“安老院”于1月对外开放,共提供10张“呼吸床”。开业后,很快就有了第一个居住者;二月,随着春节假期的到来,三个老人相继搬进来。工作人员季毅(音译)告诉记者:“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并实地查看了护理情况后,许多家庭成员给出的回答是‘先试着住一个月’。”春节伊始,敬老院迎来了一个小小的咨询高峰。预计春节后会有一波高峰。“因为有些家庭会考虑在错误的时间出行,如果春节后客房服务和护理人员不到位,就会有需求。”纪说。安老院环境温馨、优美,设有老人客厅(二人房、三人房)、公共活动室、单位接待室等,毗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有医疗方便的优势。24小时短期护理服务还包括健康监测、家庭医生医疗咨询、陪护医疗、配药和其他医疗保障服务;个人健康护理、生活环境护理、移动护理、餐饮护理等。;以及娱乐活动、社交活动、体育活动、情感交流等。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邻里交流”是家门口的“关爱之家”,它满足了居民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邻里交易所设立的养老服务功能大部分整合到老年服务中心、养老院、日托机构和餐饮服务点,其中9个老年服务中心、11个养老院、13个日托机构和11个餐饮服务点受到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创建一个美丽的生活社区

在“邻里会议”中,各个年龄层的人之间有更多的融合和互动:爷爷陪着孙子听故事,全职妈妈把自己做的饼干送到二楼的敬老院,大学生为视力衰退的老人录制有声读物,志愿者为从未涂过指甲油的老人修剪指甲,幼儿园的孩子在成对老人的指导下写植物生长日记。邻里友谊在这里再次凝聚,社区治理的活力不断生成,居民对“幸福徐汇”的感受大大提高。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居民需要邻里汇款的哪些服务?设计之初,徐家汇街的南丹居委会为南丹社区的居民举办了一个互动日。通过展览、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共完成100份问卷,收集整理了近100条居民意见零散信息,有效了解了居民需求,为南丹居委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因地制宜”可以说是每一个“邻里交流”的关键词,但每一个规范运作的邻里交流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天林街天林十三村居委会引入民生社会福利发展中心、上海艾志护理站、上海金芒果婴儿成长机构、上海李昂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不同服务的运营,有效促进了服务项目和运营管理的多元化、专业化和优质化。田萍街创新居委会位于衡山路,周围是梧桐树,散发着文学和水墨的芬芳。聚集了服务、教育、公益、文化、创新治理、党建等六大社会组织和企业。在第一阶段,26个社会组织和企业聚集在一起,这更像是一个孵化器,这样居民的各种需求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得到满足。由路街道交易所在街举办的首届“吉林展览”令人印象深刻。通过“林峰邻里交流”微信公众线同步推出,通过网络扩大宣传,让更多人享受“邻里交流”服务。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要传递的邻里会议

自“邻里交流”项目推广以来,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服务活动惠及了数十万人。本市及其他省市、外国机构前来调查、考察和参观近200批。去年12月,民政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现场会,作为社区治理服务创新示范基地的徐汇街道交易所也接待了与会代表团的实地考察。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今年3月,湖南街五康居委会再次擦亮了“居委会”的招牌,“五康小会”在这里熠熠生辉。居委会通常是什么样的?白色的大墙、会议桌和椅子堆在角落里藏起来,这可能更普遍。只要有会议,其他活动就不能进行。现在,“邻里会议”定位后,通过“梦想改革者”的著名设计师王平仲的空厅的“魔力”,旧的杂乱在不增加任何面积的情况下得到改变,但活动面积和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一天,社区里的“旗袍班”在这里活跃起来。穿着各种旗袍的阿姨和妈妈们练习着猫步,她们充满了魅力。涂阿姨,一个居民,来这里见老朋友。看完旗袍表演后,她不禁叹了口气。真的很棒!在她看来,“它曾经是一个‘储蓄领’,但现在它是非常不同的!”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为了缩短原有的15分钟生活便利圈,徐汇将继续跟进“邻里小议”的建设。区委书记、区民政局局长黄琴表示,“居委会小会议”是“居委会会议”的具体体现,也是徐汇探索社区养老服务可及性的重要途径,从15分钟到5分钟不等。目的是形成专业服务的延伸点。“居委会”功能多样,既能联系“居委会”现有活动配合服务拓展,又能弥补“居委会”的不足,提供补充服务,形成全覆盖社区服务的网络;形成居民附近活动的参与点。“居委会”主要服务于因身体或其他原因不方便去“居委会”的居民,扩大了服务对象的范围;形成社区活动的宣传点,宣传每月一次的“邻里交流”活动,扩大覆盖面,提高认识,吸引居民参与;形成具有业务功能的咨询点,引导居民使用“邻里交流”在线平台,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和服务信息,帮助居民预订服务,提供一站式信息咨询。

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下一步将继续建设以居委会为中心的304个‘邻里小交流所’。整个地区将形成一个“19+X”的覆盖模式,并在居民家门口建立一个5分钟的服务圈。”黄琴说。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在徐汇 有一种生活方式叫邻里汇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