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42字,读完约7分钟

住宅楼一般都超过30年了,但是每500米就有一个星巴克。在徐汇区田林街,老工人新村的“烟花”与现代社会的时尚感相得益彰,也使得这个位于上海徐家汇商圈与漕河泾开发区之间的大型居住区具有人口密度高、人群结构复杂、流动性强的特点。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去年下半年,天林街启动了智慧社区建设,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了智慧社区联合指挥中心。今年以来,围绕基层党建、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最基础的社区工作“三公一建”,在10个社区开展了智能社区应用。根据居民的需求,布置传感器,并在社区周围重新创建工作流程。在“社区智脑”的帮助下,天林街党工委有效地管理了这个拥有近10万人口的大型居住区。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一张卡解决了管理难题

描述:田林十二村住宅区

11月21日中午,上海的秋雨“冻结”。住在田林12村56号的居民张先生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丢了,急忙赶到居委会智能社区治理指挥室查看监控录像。

“银行卡有密码。如果找不到,打电话报告,但你还是要先去居委会找。”张先生此前了解到一位邻居丢失了一条贵重的项链,最后通过小区大门和小区内的监控探头一路找到了丢失的财物。这一次,当他遇到同样的事情时,他立即想到向居委会求助。“我没想到它会很有效率。即使我没有找到,我也很放心,这表明社区中有人。”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像大多数老式住宅区一样,建于1985年的天林12号村是一个售后公租房社区。有2078户,约6000人,居住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居住区9个党支部有285名党员。田林十二村党支部书记赵国庆说,从居民人数到党员规模,十二村就像一个“大企业”。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大型企业不容易管理,大型住宅区的治理也不容易。2015年,田林12号村的小区物业、工业委员会、居委会等小区领导开始成为党员,事情发生后,大家都不再找借口,很快推动了道路平整、路灯改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更新,2016年4月,实现了整栋住宅楼出入卡的实名身份证登记。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描述:田林12村物业监控室

描述:小区内的消火栓安装太阳能供电系统和报警器后,与街道智能小区平台连接,随时监控水压,确保正常使用

描述:除了接入卡联网,天林12村正在将人脸识别引入到单个住宅建筑的走廊中

今年5月,天林街将天林十二村作为智能社区平台的第一个试点社区。街道党工委和居民区党总支第一次认为,是时候唤醒沉睡了两年的准入卡大数据,赋予“三公一建”基层治理权力了。

“你在公司上班和下班时都要刷卡,进出住宅楼也要刷卡。如果一天刷卡次数超过10次,就有可能出现群租现象。”据赵国庆介绍,田林十二村约有1/3的居民是租房者,而取消集体租房一直是个难点。住宅楼准入卡与街道和住宅小区的智能社区平台连接后,无需依靠人工检查或“朝阳阿姨”来上报。一旦发现出入口异常,居委会会尽快上门调查。如果门禁系统显示80岁以上独居老人连续48小时未进入或离开住宅楼,居委会将根据数据反馈主动上门。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简而言之,我们必须在居民遇到问题之前找到解决办法."赵国庆说。

智慧“眼、耳、鼻”无所不知

描述:天林街智能社区联合指挥中心

在天林街智能小区的联合指挥中心,一个巨大的电子屏幕已经成为所有23个住宅区的“眼、耳、鼻”:“眼”包含分布在天林街4.19平方公里内的10大类近2000个神经元传感器,包括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电子嗅探等“天线感知”设施;“耳朵”收集平台数据,如“12345热线”、信访、司法等,代表群众的声音;“鼻子”结合街道网格监管、住宅网格工作站、自愿汇款、微报告等平台,积极发现问题。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眼、耳、鼻”与全区党建、综合管理、网格化、民政等26个数据库进行互动,让街道党工委能够敏锐地实时感知本地区的全局。

宜电集团智慧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智慧社区平台设计负责人陈表示,智慧社区的亮点不在于安装了多密集的监控,而在于基层管理部门如何在这些物联网神经元的关键部位下功夫。

例如,在田林12号村安装智能停车系统后,如果临近下班时小区内的停车数量仍超过80%,门卫会知道预警并暂停外国车辆的停车,以确保小区业主下班后有停车位。社区内的自行车和助力车车主通过人脸识别进出车棚,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提高了停车的便利性。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智慧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居住区的凝聚力也大大提高。”赵国庆说,现在,为了把过去十二村的艰苦工作进行下去,居民区的党支部可以“应号召”,聚集许多“好帮手”。

描述:点击智能平台页面上显示的任何住宅区,随时获取社区的实时图片

描述:田林12村的垃圾房改造后与社区智能平台连接,感应探头安装在湿垃圾箱上。如果发现分类问题,可以对视频进行调整,找到相应的负责人。

今年3月,田林十二村开始在全社区进行生活垃圾定期定点分类试点。如何在短时间内改变6000多居民扔垃圾的习惯?社区居民和三驾马车一致决定将出入卡系统引入垃圾分类。刷卡打开垃圾桶时,绿色账户点也同时包含在出入卡中,无需单独刷卡。感应探头也安装在湿垃圾箱上,容易与干垃圾混合。环卫部门清理运输湿垃圾时,如果发现垃圾中有异物,居委会可以检查监控责任人,然后上门了解情况。在居民的倡议下,在社区的六个垃圾桶内安装了感应水槽、透明遮阳篷和感应路灯,提高了居民的分类意识。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今年以来,天林街“群租”等顽症投诉数量同比下降76%,已完成智能设施布局的住宅区未出现群租或违法建筑现象。田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栋梁表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是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借助“社区智脑”,居民区的闲置数据将变得有用,有用的数据将变得准确,准确的数据将被提炼,使基层治理真正实现“抓小的细节,抓大的现实”的基本目标。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技术的有效性改善了人们的心灵

描述:智能社区平台“党建分布热图”

天林街智能社区平台上还有一个专门的“党建分布热图”,实时显示街道内所有居民区和居民单元的支部信息、基层党员位置和支部人员结构。据王栋梁介绍,街道党工委通过可视化、可量化的热图分析,可以及时掌握基层党组织的动态变化,找出区域单位党组织的需求清单、服务清单、项目清单等“三大清单”。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在今年年初的大规模调查中,田林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了76个调查小组,从街道所有社区和6个小单位收集了4442个问题,其中792个与物业管理和停车难有关。因此,街道将投诉多发区与当地区域党建资源进行比较,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一套社区资源分配和资金分配的模板。今后如遇类似问题,居民区党组织可选择相应的“急救”措施,并立即联系相关居民单位解决,使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大大提高。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如今,天林街近1300名基层工作人员安装了智能社区移动应用,在“三个公开、一个建设”领域处理3大类19小类事件的过程,形成了“发现-推动-处置-协调-监督-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无论是居住区的干部还是街道的领导,每个人都逐渐学会了从数据中掌握自己负责区域的动态变化。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天林街智能社区联合指挥中心总指挥戴向记者展示了一套特殊的智能社区平台红绿曲线。红色曲线代表“主动发现”,绿色曲线代表“投诉请愿”,即被动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红色曲线波动越来越大,而绿色曲线趋于稳定。被动发现与被动发现各种街道问题的比率已从7:1降至3:1。

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关键是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质量和效率,并为普通民众的心灵交流一流的治理。”徐汇区党委组织部官员说。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徐汇田林街道装了2000个传感器 群租户“闻风丧胆”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4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