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5字,读完约4分钟
据徐汇区介绍,近日,一场名为“音乐怀旧”的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厅的专业舞台上演。舞台上的表演者是上海市徐汇区集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特长生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师生。这也是这些特殊学生第一次正式走上专业音乐舞台,举办自己的音乐会。
为什么一所特殊的学校要坚持10年,把合唱课列入课程,用音乐唤醒耳朵和灵魂?
走上专业音乐舞台
毕业于集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黄海最近回到母校,与上海音乐学院大一新生曹景春一起演奏了长笛和笙。虽然黄海从小就是智障,但他在长笛演奏方面很有天赋。在接受了曹景春的指导后,黄海觉得很有帮助。音乐学院的老师不仅帮助他不断提高,还帮助他将长笛演奏提升到个人水平。对于音乐学院志愿者教师的指导,黄海坦言,虽然自己之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现场舞台表演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有必要增加表演氛围,继续与观众合作。
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不仅毫无保留地教授学生音乐知识,还尽最大努力让音乐变得更有趣,让学生学得更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快乐,并深深感受到音乐带来的魅力。包括曹景春在内的10多名志愿教师被聘为集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外辅导员。学生们没有辜负老师的努力,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走上舞台表演鼓乐、合唱等节目。仔细听,虽然孩子们偶尔打鼓,但动作有力,表现出自信和产生展示激情。
探索两所大学之间的互助和配对
集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班主任董炯老师发现,虽然学生们平时很喜欢音乐,但他们总是喜欢在外面散步、进校门、中午休息时,带着耳机听音乐。“我不仅喜欢听,还喜欢唱歌,但我就是不会唱歌。因为很容易走调,很多学生也很苦恼。”董炯说道。让音乐走进普通人,残疾人可以享受音乐的盛宴。为此,学校合唱班持续了10年,每周两次的合唱班都包括在课程表里。
上海音乐学院零陵校区和济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属于徐汇区林峰街。自去年5月以来,吉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上海音乐学院以小规模文化项目交流的形式携手合作。上海音乐学院零陵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毅说,他以艺术选修课为载体,开始了对集训学生音乐艺术训练的探索,提升了特殊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从音乐欣赏和常识理解出发,让特殊学生进入美妙的音乐世界,一点一点挖掘学生的音乐特长和兴趣,以“普特融合”的方式为学生安排合适的节目。一路上,冀训的学生受到了音乐学院师生的精心培养。上海音乐学院讲师郭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听力培养的专题讲座“唤醒你的耳朵”,为特殊的青少年量身定制各种活动,让学生认真识别各种乐器,用心感受不同的音色,大胆表达对音乐声音的理解。
“Pute整合”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黄继强是校鼓乐队和合唱团的成员,是花卉栽培专业的一年级班长和劳工专员。在舞台上,他比普通学生更自信。“学生通常没有这样的机会。虽然我曾经带学生登上过世界特殊奥运会的舞台,但这是第一次让孩子们登上专业音乐舞台。”上海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冀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于惠芳表示,音乐传达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使是特殊学生也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音乐打开了学生的想象力。
学校劳动的第一课是学习如何清洁窗框并回归社会。黄志强也是最干净的同学之一。特殊中职学生所在的教室,地面没有灰尘,桌椅都在一条直线上,甚至黑板槽、窗框等死角都找不到污渍,堪称“五星级酒店卫生标准”。
集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上海信息管理学校的校区之一,在全市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开创了“普特融合”的先河,鼓励学校普会堂校区的普通中等职业学生走进特殊中等职业学生的教室,看看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在互助成长的温馨校园里,通过“普特融合”的教育特色,可以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