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4字,读完约4分钟
2016年以来,徐汇率先在上海建设了“邻里交流中心”,其初衷是弥补中心城市门口养老服务的不足,解决空社区公共服务少、资源分散、功能薄弱、社区治理缺乏有效抓手和平台的问题。
在过去的三年里,全区13个镇都实现了“大大小小邻里交往”的全覆盖,这种“家门口的客厅”逐渐被居民们心中所认可。
在“关门”和“开门”后面
2016年,乔佩刚刚去了渐康街寿昌广场担任小区书记。年轻的“80后”感到“辛苦”——当时,大多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是抓起一把瓜子,坐在楼道口门口晒太阳。每当一个居民区想打电话给志愿者或从事活动时,总会有一些“老面孔”参与进来。
碰巧,徐汇区正在寻找一个合适的空房进行第一批“邻里汇款”的试点建设,而位于寿昌广场社区南面的一个闲置仓库已经进入了大家的视野。2017年春,寿场广场邻里交易所竣工并投入使用。开始时,有两个门,分别位于沪闵路高架一侧和寿场广场社区。不久,考虑到居民的各种担忧,居委会关闭了社区大门。但是这样的话,寿昌广场的居民如果想去,就必须绕道而行。乔和他的同事们觉得这是不可能的。“邻里交换”不仅不方便居民,而且增加了老年人走主干道的风险。“门还是要打开。”
这一次,“邻里交易所”的门不仅再次打开,而且围起来的墙成了一道栏杆。一天,大约50名居民围在乔佩中间。他们中的一半人“质问”居委会,“那扇紧闭的门怎么又开了?”另一半比居委会提前一步做出回应。“我们的居民必须进出‘邻里交易所’。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社区中打开一扇门?”
“最后,我主要依靠‘每个人都会变老’这句话来说服大多数反对‘开门’的居民。”但是乔·蒂有更重要的收获。通过对不同意见的居民的讨论,他发现“邻里交流”不仅是家中的客厅,也是所有居民参与议事和民主协商的理想载体。
挖掘社区游泳池
2015年,谢来到长桥四村担任小区书记。在社区工作了20多年后,眼前的景象让她感到困惑。“房子很旧,而且有很多老人。这个社区过去有面粉加工厂。居委会楼下还有一个已经开了20多年的棋牌室。居民们每天都去打牌。”
谢的“棋牌室”是长桥四村“居委会”——“长思会”的所在地。过去,当老年人来到二楼的居委会做生意时,他们不得不走上陡峭的楼梯。“下雨时不要谈论那个老人,我自己也摔倒了。”
2017年,谢申请将街道居委会所在的小楼纳入“邻里交流”建设。小区党总支也在不断挖掘小区的人才,让他们能够聚集在即将开幕的“邻里会议”上。在乔佩“与儒辩”的同时,谢终于在社会上找到了一个令她兴奋的“能人”——刚从江西回到上海的老胡。
今年1月,以居民集体智慧命名的“长四会”正式投入使用,采用了“长桥四村”的谐音,也体现了居民的美好愿望。“能人”老胡的民间音乐团队同时成立,约有8名常任成员。乐队成立后,读报组和编织组也自发出现。在谢看来,“邻里交往”所强调的“美好生活共同体”,不仅意味着不同的居民可以在同一个地方共同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将“邻里交往”所获得的积极能量带回家。
在同一房间内收集服务活动
客厅“缩水”后,点缀着“马赛克”,变成了住宅区,这是徐汇“邻里交流”系统先进建设的第二步。这使得正在独立推广“居委会不需要办公桌”和建设服务型居委会的林峰街看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居委会腾出的空房间可以直接变成“居委会小会议”,服务和活动都聚集在同一个空房间里,把人们聚集在一起。
如何建立“邻里小交流”?住宅区的书记陈刚和他的同事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社区进行调查。几乎所有的居民都提到社区里有很多老人。虽然这里已经建立了社区卫生站,但仍希望增加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和医疗服务。
今年6月,居委会建了“居委会小议”,居民们把它命名为“金利芳”,与“锦鲤”同音。居委会原来的八张桌子简化为两个共享工作站,办公室变成了多功能会议室。空出的空房间有九把舒适的按摩椅。附近的理发师也经常来这里给老人理发和剪指甲。社会组织也引导老年人做手指练习,并每周教他们使用微信。
如今,83岁的季传锦叔叔每天早上都去公园,然后去“金利芳”。旁边的夏阿依和她的姐妹们有一个编织班。“这是我刚织的帽子。它漂亮吗?”夏阿姨笑着问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