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3字,读完约3分钟
李,谢土街江南新村居民,志愿服务10年。现在,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新时尚。作为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她来到门口进行宣传,在仓库值班并指导送货...她总是对一切都很细心。尽管67岁的李遭受了严重的脊椎损伤和先天性残疾,但她是一个很矮的女人,骑在骆驼背上走路很利索。
“嗅觉迟钝是我的优势”[S2/]
垃圾分类志愿者需要“处理”垃圾,不仅要做好分类宣传工作,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还要在垃圾仓库旁边值班,指导居民正确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可以说,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工作是志愿服务中最“有品位”的。
垃圾分类减量化工作实施以来,江南新村完善了社区三大门口的垃圾分类设施,安排志愿者轮流值班,确保源头分类率。考虑到李的身体状况,江南居委会安排她每天早上到小区西门的垃圾站值班。无论晴雨,李从来没有缺席过一天。有一次,她的哥哥一大早就来看她,但她仍然坚持要先去垃圾仓库。
也有人劝李说:“垃圾分类志愿者工作这么辛苦,整天面对这些臭气熏天的垃圾,你还是在家好好休息吧。”“嗅觉迟钝是我的优势。我不怕气味。”李笑着回应。
“倾听声音和气味”
李还总结出一套辨别垃圾的小窍门——“听声音,闻气味”。“听声音”意味着湿垃圾很重,当你把它扔进桶里时,你听到的只有“砰”的一声。相反,当你把它扔进桶里时,它是干垃圾;“闻一闻”是指如果垃圾分类正确,放入正确,干燥的垃圾桶里就不会有异味,即使是湿的垃圾桶也不会有异味,因为会定期收集和运输。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正确分类和不加区别地扔掉,垃圾桶将在不到半天的时间里产生刺鼻的气味。
这一年,李也经历了一次“过期猪肉”事件。社区西门对面有许多小贩。为了方便和省事,他们将垃圾偷偷的放进了李负责的小区的垃圾仓库。一天清晨,李看见一个商店员工把一袋用黑色垃圾袋包着的垃圾扔进了干瘪的垃圾桶。砰的一声巨响。当他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他立即去了仓库,打开了垃圾桶。把这袋垃圾拿出来。“我不能忍受当我打开盖子,这袋垃圾很重,有些不能移动它。我打开一看,原来是过期猪肉。”李对说道。居民委员会了解到这一点后,便与相关执法部门走到门口,与店铺经营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也给了他们一个教训:过期猪肉既不是干垃圾,也不是湿垃圾,所以需要无害化处理。
如今,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逐渐提高,分类的准确率也越来越高,这使得李的志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谢谢你的合作。”这是李对居民说得最多的话。
“居委会是我的第二个家”[S2/]
李从小就住在江南新村,一生中从未离开过坡土街。由于李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她经常在闲暇时走到居委会,她对社区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回忆起街道和居委会的帮助,她总是说街道和居委会总是照顾她,不管她年轻的时候还是现在晚年。李把这些帮助记在心里,每当居委会需要居民“外出”时,她都会积极配合。
“现在我还很健康,我想为江南新村做更多的事情。居委会是我的第二个家。”李说完又转身忙碌起来...美丽的家园,从垃圾分类开始。更好的生活需要所有居民的参与。越来越多的本地人加入了这一新潮流。逐步走向“城市滨水邻里社区”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