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87字,读完约6分钟

深入吴彤:架构可读

1933年,只在上海待了8个小时的剧作家肖伯纳,在吴康路散步时感叹道:他一进这里,不会写诗的人就想写诗,不会画画的人就想画画,不会唱歌的人就想唱歌,那感觉棒极了。这不是一个伟大作家的声音,而是所有仔细“阅读”过旧建筑的人的共鸣。

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建筑是可以读的,怎么读呢?读什么?2018年,拥有丰富旧建筑阅读资源的徐汇,开始开启“吴彤深处:建筑可读”的主题;一年后的春天,在夏衍旧住宅翻新并向公众开放的第一天,旧建筑中的热门样书和虚拟现实场景给公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最初,建筑物可以这样阅读:走进去体验,或者打开书,扫描二维码,享受穿越图像和文字的乐趣。今年4月,《深入吴彤:建筑可读》获上海市第15届“银鸽奖”图书出版一等奖。4月23日“世界阅读日”,记者采访了该书特邀编辑、徐汇区文化局文物科科长蔡威,回顾了该书的编撰过程,谈了该书的酸甜苦辣。

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跑138个地方比努力工作更幸运

令蔡威最自豪的是,这本书梳理了徐汇区从第一批到第四批的全部138座优秀历史建筑,是从图像到文字记录的最新、最完整的版本。“所有政府和个人的渠道和联系都已经用尽,他们已经能够进入这么多的老房子。”蔡威坦言,目前绝大多数优秀的历史建筑都是单位和个人使用的,内外拍摄需要多方协调。如果工作日不好,他们会在周末拍照,建筑的美感会呈现出来,所以他们会在黎明和黄昏轮流等待。

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第一轮投篮全面撒网,可以投篮;在第二轮拍摄中,全程陪同团队的摄影师陈,一是协调拍摄许可,二是与摄影团队一起确定拍摄内容。“艺术家的视角与我们想讲述的故事不同。”蔡威做了十年优秀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更加注重每一栋建筑的本质。楼梯、雕花、窗框、门框和各种壁炉除了它们的漂亮外表外,还有独特的历史记忆。如果你不小心,你可能会漏掉要点。像安福路201号一样,现在的上海戏剧艺术中心是中华民国市长吴国桢的官邸。中国石雕照壁与石雕卷轴的结合,以及隐藏在西式图案中的带有谐音“符”的蝙蝠图案,就是中西结合的证明。但在现场,它可能不会引人注目。

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有太多好东西要拍了!有时候,我必须在现场寻找建筑物的原始物件,这些物件已经被改变了。”在徐家汇圣母院旧址,漕溪北路201号,他们甚至去厕所寻找当年的遗迹。拍摄航空摄影和视频,充分利用每一个拍摄机会。那是2018年的夏天,最热的三个月,体力和脑力严重透支。“最后,我们坐在黑房子里挑选照片,并大量删除它们。”10,000多幅画中只有十分之一最终被收入书中,大量珍贵资料得以保存。

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帮助每个人理解这个会说话的老房子

看看一千年的龙华,一百年的恒富,十年的西岸。徐汇区54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如此沉重的时间礼物。电影、文学、音乐、戏剧、艺术,人类精神领域的每一个宝藏都可以追溯到这里,而建筑成了最好的载体。

复兴西路62号的修道院公寓,现为恒富风格展厅,曾是上海名人的客厅。蔡威介绍说,在编写《印度河:建筑可读》时,复兴西路62号已经修好,正在等待展览。你为什么把这座建筑作为一个博物馆来恢复风格和特色?这背后有什么未知的故事吗?当时的上海历史博物馆馆长张澜在美国为这座房子寻找线索和资料,上海师范大学苏志良教授的团队蒋捷博士在法国图书馆查阅了相关文献,并进行了比较和探索。居民“华亭夫人”的故事浮出水面。

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最初,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上海外国人圈子里,弗里斯夫人一度很出名。她每周在复兴西路62号举办一次沙龙,招待在上海的中外名人。据不完全统计,宋美龄、张学良、肖伯纳、卓别林、梅兰芳、林语堂等。我们曾经是这里的客人,浪漫天才在这里遇到了美国女作家。

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老朋友走了,大楼还在。正如作家赵在他的书中所写的,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祖先已经成为历史人物,但那些留下足迹、记录着他们的声音的老房子仍然静静地留在原地,就像它们的原貌一样,让人感叹岁月在不经意间流逝得如此之快。这就是梧桐树下街区和建筑的独特魅力。

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除了上海历史、建筑、文化九大咖啡学者多年来贡献自己的研究和积累外,在区房管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同济大学教授郑世玲院士也深深打动了蔡威。在2019年春节前夕,郑老应邀为该书作序。过了两三天,郑先生的手稿已经到了。

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郑世玲先生在《梧桐树下的建筑瑰宝》的序言中写道: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汇聚在徐汇;隐藏在梧桐树下的历史建筑就像一部城市发展的浓缩史,也是一部文化史;《深入吴彤:建筑可读》( architecture ready)以一种独特的、通常看不见的视角来观察徐汇的历史建筑,并以高超的摄影艺术来表达这些建筑。它从空、从花园、从窗户、从细节、从室内部分以宽广的角度进行诗意的诠释,将我们带入一个陌生而熟悉的世界,并引导我们去观察和认识这些建筑。

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s2/]落叶是真实的,有一种颜色叫做“西班牙黄”[S2/]

蔡威的电脑里有这份手稿的九个版本。来自第一版主编方世忠,他提出“建筑+人文”的生动表述过于枯燥,需要不断挖掘、深化和补充……当内容完整时,表面价值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美容编辑团队开始与自己斗争。

封面上的标题“深入吴彤:建筑可读”的中英文版本看起来像普通的宋体,字体上现成的选择实际上是由美国编辑熬夜后设计的。每栋建筑的介绍页上飞舞的梧桐叶不是随便拿走的,而是有“原型”的。“当我们走在路上,每一片叶子都是真实的。每片叶子都不一样。回来把它洗干净,然后照张相,把它挑出来。”聪明的亮黄色书装在一个白色的信封里,里面只有一片小梧桐树叶。封面的颜色选择也很特别。在原来的恒富风格区域,许多刷过的墙壁都是这种色调,被业界称为“西班牙地中海黄”。封面采用这种颜色体系,最终的视觉效果简单而现代,字体相得益彰,形式美写在纸上。

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值得一提的是,二维码引入后,书中的每一栋建筑都被一扫而空。这个“大头”马上就“活”了:中英文双语音频,图片,有的还配有虚拟现实,可以是场景式的。进入老房子;不仅如此,一旦增加新的文档,只要在后台更新内容,读者就可以通过二维码阅读最新版本,成为徐汇老建筑的百科全书,不断发展。

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作为该书的主编,方世忠在前言中写道:建筑不是冰冷的空贝壳,它们有生命、灵魂和温度;保护是阅读的前提。对建筑的保护不仅要创造性地激活建筑本身的肌理,还要很好地讲述建筑的故事,使建筑能够长久承载历史,培育文化。“我们觉得这也是对徐汇文化的一种梳理和一种拯救。”蔡威说。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一本宝藏书 带你读懂梧桐深处那些会说话的老房子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1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