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0字,读完约5分钟
图为白在《爱的黄丝带》中扮演小品记者于汝文
据静安区介绍,炎热的夏天,在新闸路一栋旧的两层楼里,吴老伯面对静安区社会救助志愿者协会会长康志坚的关怀和帮助,流下了眼泪,一次又一次地表示感谢。吴老伯的儿子因犯罪被判重刑,目前被关押在宝山监狱。他儿子被监禁就像晴天霹雳。吴老伯的妻子整天都在以泪洗面,她不考虑茶和饭。康主席带着志愿者走进了这个绝望的家庭。在安慰伤心的父母的同时,他们几次去监狱对小吴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
这只是康志坚和他的团队忙碌工作的一部分。多年来,静安区志愿者协会通过“送文化、送关怀、送法律”的方式,为服刑人员和劳教人员送去了亲属关怀和社会关怀。该协会已成为许多囚犯、社区矫正工作者及其家人温暖的精神家园。
送出文化之爱的黄丝带,指引回归之路
在静安区司法局的指导下,“爱的黄丝带”巡展是静安区志愿者协会和白志愿者工作室联合举办的一个特殊品牌项目。它于2012年6月开始巡视上海的各个监狱,并不断将充满温暖和关怀的文艺作品送上高墙。“黄丝带爱”艺术团团长白,是上海著名的“老丈人”,也是热心公益事业的帮手。在她的领导下,在区司法局和帮教协会的共同支持下,“爱的黄丝带”在监狱中进行了30多次演出,使大约58,000名囚犯受益。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业绩进一步延伸到了社区。5月9日,第一场演出在静安举行,随后演出从静安延伸到黄浦、徐汇、长宁等区,给社区矫正人员带来了极具教育意义的精神食粮。
今年以来,除了青浦、保山、南汇等地方监狱外,“爱黄丝带”还来到了四川省的四川监狱、江苏省大丰市的吴家洼监狱、安徽省的白毛岭监狱和军天湖监狱,进一步扩大了帮教的辐射范围。每次演出时,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区司法局等相关领导都会到场,并给予大力支持。年近古稀的白亲自主持几乎每一场演出,甚至参加演出。无论寒冷还是高温,无论距离多远。每次开篇,都会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的犯人在出狱前给妻子写了一封信:“如果你还接受我,请在门口的橡树上挂一条黄丝带。”出狱那天,当他走回家的时候,他看见他家门前的橡树上挂着黄色的丝带。白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而《爱的黄丝带》的演出就是想传达这种温暖,用爱唤醒囚犯,让他们深刻反思,做好改造,早日回归。
记者多次跟随艺术团走进高墙,深受感动。据了解,每场演出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安排的,每次至少会有一个改编自真实案例的小品,以其周围的故事引起犯人的内心共鸣。在青浦监狱,白的母亲喊着被囚禁的儿子,儿子夜以继日地想着这件事,台下的许多犯人无声地流下了眼泪。在这些泪水中,有感觉、想法和遗憾。
小心谨慎地点亮一盏灯
"帮助教育,除了教育,更重要的是关心和帮助."康志坚告诉记者,帮教对象不仅仅是犯人,还有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和犯人家属。一旦犯了错,给家庭带来的阴影是可以想象的。一系列针对这些特殊家庭的“送爱心”活动,要求协会志愿者做好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地为他们的生活点亮一盏明灯。
曹和他的妻子都在共和新路街犯罪,他的妻子被监禁,但他被判处社区矫正3年。得知此事后,地区帮助和教育协会派出志愿者与他建立长期联系,为他安排了一份工作,并为他上小学的女儿提供了经济资助。面对这些无私的帮助,曹深受感动,说他一定要好好改造,重新做人。
对于特殊家庭的孩子来说,除了捐钱帮助学生,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也是极其重要的。7月13日,曹家渡街的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带领许多特殊家庭的家长和孩子来到上海科技馆,开展“亲子携手,科普教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它给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增添了欢乐,也增强了特殊家庭的亲子感情。
派遣法律专业人员帮助返回中国
今年4月19日,静安区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在宝山监狱新翼广场举办了首届监狱法制宣传教育讲座。协会副主席、沈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玉霞是主旨发言人。张玉霞律师从内到外,从学生认罪和守法、管教警察的艰辛以及学生的公民权利三个方面,以简单的方式,就司法理念和司法实践进行了演讲,反响良好。地区社会援助和教育志愿者协会表示,此类活动将进一步推广。
6月,第七届上海社会救助教育月在静安启动。市社会帮教志愿者协会会长王要求,静安区帮教工作要站在全市的前列,同时要保持优势,不断开拓创新,以“爱的黄丝带”的演出为载体,在兄弟区进行宣传示范,使全市帮教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为此,静安区社会救助和教育志愿者协会一直在努力工作。他们的作品看似不起眼,但他们在“宁静”中演奏着社会和谐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