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35字,读完约7分钟
据静安区新闻报道:车棚已经开放,扩大了停车数量,增加了非机动车的投币式充电桩;社区通道拓宽至4米,禁止机动车停放;增加微型花园,供居民散步休闲...通过“美丽家园”的建设,长宁路155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些变化背后,万航小区党总支依托党建“1+5+x”联席会议和物业党建联席会议平台,激发社区参与的活力,努力解决制约社区治理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也是静安区推进实施网格化党建、有效强化党建有效覆盖、促进党组织在引领社会治理实践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服务群众、推进服务群众精准化和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一个缩影。
三级架构扩展了治理触角
如何通过党建和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构建社会治理的新格局,提高基层单位的服务水平,这是石门二路街道面对新时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要求的一个“考验问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街道决定建立一个网络并建立一个三级结构来支持管理系统;将网格下沉到网格中,支持促进同频共振的机制,填充网格,并做延伸微网格治理触角的问题解决思路。
2018年,街道建立了“街道总电网-居民电网-微网”三级工作架构。其中,街道电网1个,住宅二级电网11个,微型电网52个,其中住宅党支部34个,商业建筑党支部18个。通过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街道将使基于网格的党建工作切实细致,努力实现“人去网格,事在网络,难在网格解决,情在网络结”。根据协调处置的难度,微电网和居民电网中发现的问题可分为四类:“一、二、三、四”。对于文明说服、冲突调解等D类微观事项,微网成员应及时处置或通知相关方处置,并总结经验形成解决模式。对于其他三种微电网无法处理的问题,及时向居民电网报告。住宅电网难以解决的问题上报街道总电网协调处理;如果总街道网格难以解决,将划分到中心区网格进行统一处理。
街道依托网格化党建,积极推进党建、管理、服务“三网融合”,探索形成“全组织覆盖、精细管理、全方位服务”的社区治理模式和全员参与治理、全球覆盖服务的协同治理模式。目前,街道辖区内45个区域性党建单位纳入街道“路长制”,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道路领导”,党员担任“兼职道路巡逻员”,监督辖区内18条道路的情况,共同解决区域环境治理问题。依托住宅小区网格化讨论会议,住宅小区网格化集中治理不足,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引发一系列社区建设管理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围绕国际里都城产业委员会的成立,张家寨小区党总支多次牵头召开专门的电网座谈会议,召集党总支电网成员和建设领导,动员党员、物业、志愿者等骨干力量,理清问题,分析利弊,统一思想。微网领导还通过宣传、教育和采访为居民和业主做思想工作。最终,第一次成功成立了国际李都城工业委员会。
“最后100米”顺利服务大众
恒丰路贯穿上海火车站南北,是静安区的市政主干道。近年来,通过实施“美丽城市”建设,恒丰路基础设施不断更新,整体质量明显提高,成为天目西路街道的一道亮丽风景。共享自行车的出现使横峰路成为一个“多彩”的灾区。共享自行车在地铁入口、路边、绿道和盲道随处可见,这不仅破坏了道路景观,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为此,街道总网格牵头围绕恒丰路相关网格和相关职能部门,讨论确定党建网格和综合管理网格联合改造方案。党建微电网配合综合管理电网检查、门业责任安排、联合物流安排等。调查和安排恒丰路自行车共享停车场,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掌握过量停车的时段和位置。交警等职能部门根据排碰的特点和规律,重新规划了28个停车点。在地铁出口、人行天桥和斜拉桥、社区周边道路等六个重点路段,安排社区党员志愿者指导和管理道路上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规范停放。利用综合视频网络巡查和非机动车管理微信群发现问题,通过电网调度和微信@管理者快速处理管理问题。同时,要充分发挥党建的主导作用,建立企业自我管理联盟,规范停车场前自行车共享。经过一系列的组合出拳,恒丰路的“多彩”混乱得到了治理,非机动车停放再次变得有序。
恒得利住宅小区综合治理“0-里-通”专业服务站是江宁路街道党工委对人民群众“最后一百米”的探索。
“0里通”充分整合了街道各条行政线的资源,同时团结了周边社区单位和“双报告”党员,实现了恒得利“党建联合、团队服务联合、绩效评估联合、矛盾调整联合、问题处理联合、和平创造联合”,使社区中的小事、小事、难题的解决更加便捷有效。 在群众的家门口和周围,还提供了一个社区治理小组。在这个住宅区,有一个已经存在多年的棋牌室。 车辆乱停乱放,麻将声不断,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但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零立通”成立后,住宅区党总支主动联系江宁路派出所,商讨整治措施。同时,整合了专业律师资源,居民委员会和社区警察一起采访了房东,打消了他对提前终止合同可能带来经济损失的担忧。最后,经过双方协商,房东和棋牌室主人解除了租赁关系,彻底解决了干扰棋牌室人员的问题。以此为契机,“0里通”还对社区内其他棋牌室进行了联合改造,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有序良好的安全环境。
将社区聚集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协同效应
基层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方式只停留在家访和手工记录上,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民生问题。他们似乎进入了群众的家,但很难服务于群众的心。为弥补传统工作模式的不足,临汾路以物联网感知技术为支撑,以“人民情感日志”大数据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为主导优势,深入整合30年来形成的基层党建和群众工作的传统优势,着力构建“社区脑”智慧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创新党建工作新方法、新载体,为社区发展服务
去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嵌入到党的传统群众工作领域,通过党员干部在街道社区的大规模走访活动,形成了覆盖全社区3万多户、近8万居民的“舆情日志”大数据系统。经过分类查询和显示,这些大数据的民情可以形成更直观的群体数据分布图,确保民生项目不被遗漏和完全覆盖。
从乱七八糟的列坑洼洼、绿意盎然的地方,大家都称之为“净红”花园,大宁路街道宁新社区紫藤花园的“诞生”,成为小区党总支联合建设单位、服务社区党员、行业委员会、物业等的综合管理网格。探索基于网格的党建工作新机制,推进网格组织建设、网格问题解决、网格人民满意,实现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
紫藤花园微改造项目是在党建的指导下,通过网格化管理形成的。在居住区所在的第一年居住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居委会照顾居民的集体需要,向共建单位寻求帮助。党总支收到两套园林改造设计方案后,召集行业委员会、物业、社区居民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修改意见,最终决定采用绿化改造和粉刷来描述“一柱一层”的最佳方案并实施。在整个转型过程中,网格化管理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调动了党员在党建网格化中的积极性,服务了社区党员,充分利用各自的特长参与了各项准备工作。
紫藤花园就像一个连接器,将社区居民和来自各种基层党组织的党员串联在一起。每个人走出家门和走廊,把社区事务当成自己的事情,自觉参与社区治理,带动整个居住区的自治水平和共同努力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