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5字,读完约3分钟

在2020学年的夏季学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学生课程中将增加一系列公共艺术课程。记者从第二工业大学了解到,上海浦东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与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通过学校与当地的合作共同成立,将成为浦东第一所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大学。

二工大将首推浦东非遗系列课程

近日,2019年浦东新区在第二工业大学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系列活动,浦东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进入校园,吸引学生提前“试听”课程内容。第二理工大学15号楼的大厅里悬挂着彩色的彩带。有趣的谜题写在彩带上。猜答案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份小礼物。这是浦东灯谜项目的体验活动。另一边,义和团在现场打龙蛇太极拳,许多学生都停下来观看。

二工大将首推浦东非遗系列课程

此外,上海绒绣、林三标准布艺、浦东剪纸、芦苇编织等四个非遗产项目也在现场设立摊位,桌上摆放精美的非遗产工艺品,吸引学生欣赏和学习制作。

在87岁的芦苇编织技术的代表性传承人庄金生的指导下,大一新生陈新宇完成了第一件芦苇作品——一只鸟。陈新宇笑着说,他从小学开始自学折纸技术,发现两者的制作技术其实是一样的:“芦苇编织技术有更多的文化遗产。”如果有机会,我想继续学习。”

二工大将首推浦东非遗系列课程

在上海羊绒项目的展台上,学生们可以通过名为“紫嘎刺绣”的diy体验产品,学习上海羊绒刺绣的基本针法。“我们现在开设一门‘文化课’,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作为上海绒锈菌的代表性传承人,鲍期待着未来在“象牙塔”里进行系统的教学。他期待在大学生中发现优秀的苗种,让他们能够承担起传承的重任。

二工大将首推浦东非遗系列课程

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第二工业大学教师王廷娟介绍说,这是该中心自去年11月成立以来首次面向学生的非遗产课程体验活动。据悉,该中心将承担浦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传承、研究和传播等方面的相关工作,重点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理论研究。非遗产文化课程的设计和非遗产文化融入教学也是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工大将首推浦东非遗系列课程

“虽然我们是工科院校,但我们也非常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王廷娟说,去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新时期切实加强高校美育的意见》,把公共艺术课列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修完2个学分就可以毕业。第二理工大学实行春、夏、秋三个学期。在2020学年的夏季学期,浦东的非遗留课程将正式纳入大学的公共艺术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项目。学期结束时,学生将以作品或表演的形式展示他们无形的学习成果。

二工大将首推浦东非遗系列课程

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徐小凤表示,校企合作有效整合了双方的学术成果和人才,进一步促进了政府、行业、教育和科研的利用,并计划未来打造一个整合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群、学术资源、调查网络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二工大将首推浦东非遗系列课程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2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