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46字,读完约5分钟
6月12日下午,“张江巡回法院、科技仲裁庭、张江仲裁庭”在张江科学城成功揭牌。这标志着全市第一个“调整、裁决、裁决”的基层劳动争议解决平台正式建立,这是浦东新区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下,支持张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法律服务和环境保护的又一重要举措。
浦东新区多个部门通力合作,打造“三位一体”多元化劳动争议解决新平台
据悉,张江巡回法院、科创仲裁庭和张江仲裁庭是由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张江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组建的。坚持“中国领先、一流标杆”的标准,通过构建调解、仲裁、审判“三位一体”,加强调解、仲裁阶段劳动争议案件的调解,加大仲裁与裁决的衔接力度,共同推进张江科学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在当天的揭牌仪式上,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表示:“我们决定在张江设立张江科技创新园,这不仅符合张江当前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向张江科技城迈进的重要举措。在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就近的纠纷和地方矛盾解决指导和咨询的同时,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中心在劳动争议解决示范中的主导作用。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浦东法院巡回法庭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在信息共享、文件审查、案件通报、裁决标准、欠薪等具体事项上的联系和澄清,实现仲裁庭与人民法院的无缝衔接。继续推进张江科技城建设,营造规范化、法制化的经营环境。”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傅表示:“我们将合理选拔劳动争议高级法官,重点选拔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件,通过示范审判、组织审计等方式加强法治宣传。指导张江科学城企业和员工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依法理性维权。同时,加强与区人社局、区仲裁院和张江镇政府的联系和沟通,进一步完善仲裁联席会议机制,扩大仲裁信息的相互共享和共享,进一步提高法院和仲裁院的仲裁效率和质量。”
自2017年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正式获批以来,张江围绕建设具有明显科学特色、科技元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的世界级科学城目标,推进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大量企业开始进入张江,尤其是科技企业。由于频繁的跳槽和技术人才的高流动性,重叠式小型创业企业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规范、对劳动政策缺乏了解等问题。导致近年来张江地区医疗创新企业劳资纠纷不断增加。2017年至2019年,张江各级调解机构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22件。仅在2019年,张江地区就有1300起案件进入仲裁程序,其中58%是科技型和初创企业。浦东新区高度重视张江地区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在“管镇联动”的背景下,张江镇劳动争议调解办公室、“江新倾听语”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和村(企业)调解组织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调解模式,调解解决了大量劳动争议案件。近三年来,张江镇调解办公室共受理案件2347件,占张江地区劳动争议案件总数的34%。对此,张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庆表示,“张江镇作为我国劳动争议调解的综合示范单位,将采用“三院合一”的新模式处理纠纷,让居民在家中感受到服务的便利,实现“张江事务、张江调整、张江事务、张江办公、张江事务、张江结”。
智能法庭审判结构有助于实现劳动争议解决的新水平
揭牌仪式当天,张江科技法院还就一起贸易公司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案件举行了庭审。浦东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赵思军作为首席仲裁员主持了听证会。张江科技法院通过庭审观摩记者,努力打造集纠纷调解、纠纷仲裁、法庭巡回、公众展示、现场观摩为一体的多功能示范法院。其智能审判建设在全市劳动争议处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处于领先水平。与传统法庭相比,张江科技法庭从三个方面展示了其智能化优势:
“科学”和“技术”的聚集是为了提高审判的智能和便利性。法院配备了审判、监控、观察等专业现代化设施设备,充分利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实现了证据展示、庭审笔录等信息的即时同步或交叉展示。在审判开始之前,书记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输入审判的基本信息;在庭审过程中,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功能实现笔录的同步记录,减少书记员的录入工作,提高笔录的准确性;在审判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通过屏幕及时查看和确认笔录信息,从而减少等待时间。
创建新模式,提高预防和预警能力,优化流程体系。在提供传统调解和仲裁服务的同时,通过整合现有案例数据和大数据分析,收集影响劳资矛盾的关键数据和潜在风险,提前做好安排、监控和预警工作,为张江科学城的企业和群众提供准确的服务,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同时,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进一步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办案效率,缩短了办案周期,创造了张江劳动争议处理的新高地。
“法院”试图直接实现劳动争议处理的锻造和升级。张江科技法院有一个专门的观察室,可以容纳30多人观察现场。通过“单面镜”观察墙,现场教学、公开展示和庭审可以双向进行,不受干扰。同时,通过远程访问系统实时观看网络直播,实现了庭审过程和庭审信息的双重披露,提高了庭审过程的公开性、透明度和展示性,使公平正义“看得见”、“听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