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0字,读完约4分钟
(国际注意)中加建交半世纪关系的转变还需要政治远景和魄力
多伦多10月13日电题:中加建交半个世纪关系的转换需要政治远景和魄力
记者馀瑞冬
又到了金秋季节,秋风萧条,秋雨不觉冷。
现在,中国和加拿大关系的阴霾,10月13日中国和加拿大建交50周年纪念日当然不热闹,但加拿大商界、学术界、中国人社区最近分别以不同的形式进入了两国关系“了解天命”的季节
事实上,加拿大在迅速发展对华关系方面长期领先于西方国家。 和中国的建交多亏了现在的加总理贾斯汀·托尔德的父亲皮埃尔·托尔德。 1968年4月担任首相的老特鲁多说,在对华关系上必须摆脱美国的统治。 他在1970年作出了与中国建立邦交的历史决定,使加拿大成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之一。
从建交约10年来看,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由迪芬贝克总理负责的加政府顶住美国等西方同盟国的压力,向中国出口小麦,在当时的中国雪中送炭。 20世纪90年代,克雷蒂安执政时,加拿大向中国出口了两个坎杜反应堆。 2005年,在马丁担任总理期间,中加两国建立了战术伙伴关系。
在民间层面,白求恩的故事是更好的故事。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前身华西合作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其创始人多来自加拿大。
中国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进口源地和出口市场。 据中方统计,2019年中加货物贸易额为650.8亿美元,同比增长2.4%。 其中,中国为369.2亿美元,进口为281.6亿美元。 中加之间的经济互补性不言而喻。
年12月初孟晚舟事件使中加双边关系急转直下。 两国政治、经贸、人文等关系不断深化的势头必然受到影响。
方不仅在孟晚舟事件上犹豫不决,最近还在涉港、涉疆等问题上向中国挥手。 在现在的形势下,在第三者的干扰下,中加之间面临的困难似乎不容易解决。
在地缘政治上,加拿大经常强调政策的独立性,但“和大象睡在一起”,那是经济、军事依然依赖美国,政治上不能完全不看这个南方邻国的脸色。
从国内政局来说,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只是在2019年的大选中获得了少数政府,什么事都受到反对党的干扰,面对微妙的内部压力,决定时不可避免地会向前看。
从团队构成来看,现在政界,特别是政权团队比较缺乏“知华派”,决策层在与东方大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恐怕真的很难兼则明。
在两个历史文化背景、两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下,中加双方在一个问题上有差异是很自然的。 回顾50年的历史,两国关系也经常有纽带。 但是,政治家能否从长期和战术的角度客观、合理地看待和应对双边关系的不和谐音符,抓住对话、合作的主流,以积极因素对冲消极因素,是处理问题的关键。
冷战期间,迪芬贝克率先突破对华禁运,开始小麦贸易。 特鲁多半个世纪前和红色中国建立了邦交,毕竟是为了加拿大本国的利益。 但是,这表明意识形态不是跨东西方国家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
但是,今天加拿大政界、媒体界的一些人不想从政治意图和刻板印象中摘下“有色眼镜”,不想正视中国的迅速发展和进步。 这影响了加拿大人对真正中国的认识,对加拿大自己来说不是好事。
老特鲁多和朋友合着的《红色中国两个天真的汉子》一书认为,世界大家庭需要中国,敌对和歪曲应该放弃,信息表达和理解才是解决与新中国关系的最好方法。
当今天的中国以不同的昔日形象实现快速增长时,老特鲁多的观点和观点依然值得。
解开铃要系铃人。 为了实现两国关系的转换,需要积极决策层的政治远见,也需要政治魄力。
别忘了加拿大各界也有很多知华、友华人。 加拿大住着大约180万中国人。 这是双方增进相互理解的特征。 在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的过程中,中加双方也有积极的合作和相互支持。 正如中国驻扩大大使丛培武所说,中加关系从来不缺少“拾荒者”。
太平洋( 601099,是股票吧)两端相距万里的中国和加拿大正因为国情、社会情、民情不同,所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加深理解,加深合作,排除干涉,处理问题,经过曲折危险滩后的两国关系,广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