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9字,读完约3分钟
上海10月17日主题:对话公司家:绿地控股( 600606,股票吧)集团理事长张玉良:打造对外开放新窗口让世界商人深入参加中国市场
作者周卓傲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从短短6天的展会到365天无休止的开放平台,进入世博会已经成为海外企业了解和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途径。
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在全球的传播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中国花费了市场迅速复苏和疫情中出现的新经济、新业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坚韧性和光明前途,进一步巩固了外商投资的中国决心,将来的外商投资将成为新的常态。
事实上,已经有几家海外公司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自信。 第三届入博会受疫情影响,展览面积超过上次规模,世界500强和领域领先公司也活跃参展,更多公司签约参加将来的三届入博会。 张玉良认为,进入博览会已经成为世界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新跳板。
作为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认定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6天+365天’多年展示交易平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已经在入博会时间和空之间扩展,对公司服务全球资源的重要载体 到目前为止,绿地贸易港已有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家客户上传,设立了39个国家馆,引进了8万多种进口商品。
进入第三届“入博时间”,绿地的“身份”变得更多样化,除了成为优秀的采购商、平台运营商以外,还将成为第一次入博会的集团展示商。 在与海外公司接触的过程中,张玉良发现,许多海外客户不仅将商品卖给中国,而且扎根,从原来的单一供应商、制造商转变为商家、投资者,成为中国市场的深度参与者。
“这是非常象征性的意思,不看中国市场,他就不能花时间、能源、资本在这里投资经营。 ”。 张玉良对许多海外企业来说,中国市场支出的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顾客对高质量商品和服务的诉求的增加推动了中国持续增长升级,使中国对海外企业的魅力与日俱增
另外,中国巨大费用市场形成的规模效应也给海外客人带来了难得的机会。 张玉良说,许多海外公司有可能生产非常小的产品,但一旦进入中国,就有可能成为非常巨大的产业。
观看这些中国市场的海外客人也产生了与中国市场不同的化学反应。 “11”长假期间,瑞士冰淇淋研究所、比利时啤酒工坊、西班牙火腿工厂店等创新店在上海开始试运行。
“中国市场真的太大了,很多海外公司没有能力涵盖整个中国的销售。 ”。 张玉良表示,绿地贸易港为此引进了“家政妇式服务”,创造了展品变成商品的“超短链接”。 绿地依靠贸易、零售、物流等商贸流通行业的产业资源,贸易港为平台客户提供清关、物流仓库、渠道流通、企业品牌宣传等供应链全流程服务,国外中小企业、新企业品牌在中国
开业以来,绿地贸易港平台累计交易规模超过500亿元,50余大类近5000种入博同金商品成功进入中国22个主要省市场流通市场。 展望未来,张玉良表示绿地希望把贸易港模式复制到全中国,让贸易港成为海外客人乘坐、飞往全中国市场的船只,真正让海外贸易商通过博览会,进入中国。 (完)